目录
绪言
上篇 中医学基础概述
第一章 阴阳、五行
一、阴阳
(一)阴阳的对立依存
(二)阴阳的消长转化
二、五行
(一)事物的五行归类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第二章 脏腑
一、脏
(一)心
(二)肝
(三)脾
(四)肺
(五)肾
(六)心包
二、腑
(一)小肠
(二)胆
(三)胃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三、奇恒之腑
(一)脑
(二)女子胞
第三章 经络
一、命名和分类
二、经络的作用
第四章 气血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第五章病因
一、六淫
(一)风
(二)寒
(三)暑
(四)湿
(五)燥
(六)热(火温)
二、七情
三、其他致病因素
(一)饮食不调
(二)过劳过逸
(三)外伤
(四)瘀血和痰
第六章 诊法
一、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
(四)望舌
二、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三、问诊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饮食口味
(四)问二便
(五)问痛
(六)问睡眠
(七)问经带
四、切诊
(一)脉诊
(二)经络输穴按诊
第七章 辨证
一、八纲辨证
(一)表里
(二)寒热
(三)虚实
(四)阴阳
二 脏腑辨证
(一)心脏病证
(二)肝脏病证
(三)脾脏病证
(四)肺脏病证
(五)肾脏病证
(六)心包病证
(七)小肠腑病证
(八)胆腑病证
(九)胃腑病证
(十)大肠腑病证
(十一)膀胱腑病证
三、经络辨证
(一)十二经脉病候
(二)奇经八脉病候
中篇 经络与输穴
第一章 经络输穴概述
一、十四经体表分布概况
(一)四肢
(二)躯干
(三)头面颈项
二 输穴的分类
(一)十四经输穴
(二)经外奇穴
(三)阿是穴
三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
(三)络穴
(四)郄穴
(五)背俞穴
(六)募穴
(七)交会穴
四、输穴的定位法
(一)解剖标志法
(二)骨度分寸法
(三)手指比量法
五、十四经输穴的主治纲要
第二章 十二经脉和输穴
一、手太阴肺经
1.中府
2.云门
3.天府
5.尺泽
6.孔最
7.列缺
9.太渊
10.鱼际
11.少商
二、手阳明大肠经
1.商阳
2.二间
3.三间
5.阳溪
6.偏历
7.温溜
9.上廉
10.手三里
11.曲池
13.五里(手)
14.臂臑
16.巨骨
17.天鼎
18.扶突(颈)
19.禾髎(鼻)
20.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
1.承泣
2.四白
3.巨髎(鼻)
4.地仓
5.大迎
6.颊车
8.头维
9.人迎
10.水突
12.缺盆
13.气户
14.库房
16.膺窗
17.乳中
18.乳根
20.承满
21.梁门
22.关门
24.滑肉门
25.天枢
26.外陵
28.水道
29.归来
30.气冲
32.伏兔(股)
33.阴市
34.梁丘
36.足三里
37.上巨虚
38.条口
40.丰隆
41.解溪
42.冲阳
44.内庭
45.厉兑
四、足太阴脾经
1.隐白
2.大都
3.太白
5.商丘
6.三阴交
7.漏谷
9.阴陵泉
10.血海
11.箕门
13.府舍
14.腹结
15.大横
17.食窦
18.天溪
19.胸乡
21.大包
五、手少阴心经
1.极泉
2.青灵
3.少海
4.灵道
5.通里
6.阴郄
7.神门
8.少府
9.少冲
六、 手太阳小肠经
1.少泽
2.前谷
3.后溪
4.腕骨(手)
5.阳谷
6.养老
7.支正
8.小海
9.肩贞
10.臑俞
11.天宗
12.秉风
13.曲垣
14.肩外俞
15.肩中俞
16.天窗
17.天容
18.颧髎
19.听宫
七、足太阳阳膀胱经
1.睛明
2.攒竹
3.眉冲
4.曲差
5.五处
6.承光
7.通天
8.络却
9.玉枕
10.天柱
11.大杼
12.风门
13.肺俞
14.厥阴俞
15.心俞
16.督俞
17.膈俞
18.肝俞
19.胆俞
20.脾俞
21.胃俞
22.三焦俞
23.肾俞
24.气海俞
25.大肠俞
26.关元俞
27.小肠俞
28.膀胱俞
29.中膂俞
30.白环俞
31.上髎
32.次髎
33.中髎
34.下髎
35.会阳
36.承扶
37.殷门
38.浮郄
39.委阳
40.委中
41.附分
42.魄户
43.膏盲俞
44.神堂
45.譩譆
46.膈关
47.魂门
48.阳纲
49.意舍
50.胃仓
51.盲门
52.志室
53.胞盲
54.秩边
55.合阳
56.承筋
57.承山
58.飞扬
59.跗阳
60.昆仑
61.仆参
62.申脉
63.金门(足)
64.京骨
65.束骨
66.通谷(足)
67.至阴
八、足少阴肾经
1.涌泉
2.然谷
3.太溪
4.大钟
5.水泉
6.照海
7.复溜
8.交信
9.筑宾
10.阴谷
11.横骨
12.大赫
13.气穴
14.四满
15.中注(腹)
16.盲俞
17.商曲
18.石关
19.阴都
20.通谷(腹)
21.幽门
22.步廊
23.神封
24.灵墟
25.神藏
26.或中
27.俞府
九 手厥阴心包经
1.天池
2.天泉
3.曲泽
4.郄门
5.间使
6.内关
7.大陵
8.劳宫
9.中冲
十、手少阳三焦经
1.关冲
2.液门
3.中渚(手)
4.阳池
5.外关
6.支沟
7.会宗
8.三阳络
9.四读
10.天并
11.清冷渊
12.消泺
13.臑会
14.肩髎
15.天髎
16.天牗
17.翳风
18.瘈脉
19.颅息
20.角孙
21.耳门
22.和髎
23.丝竹空
十一、足少阳胆经
1.瞳子髎
2.听会
3.上关
4.颔厌
5.悬颅
6.悬厘
7.曲鬓
8.率谷
9.天冲
10.浮白
11.头窍阴
12.完骨(头)
13.本神
14.阳白
15.头临泣
16.目窗
17.正营
18.承灵
19.脑空
20.风池
21.肩井
22.渊腋
23.辄筋
24.日月
25.京门(腰)
26.带脉
27.五枢
28.维道
29.居髎(股)
30.环跳
31.风市
32.中渎(股)
33.膝阳关
34.阳陵泉
35.阳交
36.外丘
37.光明
38.阳辅
39.悬钟
40.丘墟
41.足临泣
42.地五会
43.侠溪
44.足窍阴
十二、足厥阴肝经
1.大敦
2.行间
3.太冲
4.中封
5.蠡沟
6.中都(足)
7.膝关
8.曲泉
9.阴包
10.五里(股)
11.阴廉
12.急脉
13.章门
14.期门
第三章 奇经八脉与输穴 附:经外奇穴
一、督脉
1.长强
2.腰俞
3.腰阳关
4.命门
5.悬枢
6.脊中
7.中枢
8.筋缩
9.至阳
10.灵台
11.神道
12.身柱
13.陶道
14.大椎
15.哑门
16.风府
17.脑户
18.强间
19.后顶
20.百会
21:前顶
22.囟会
23.上星
24.神庭
25.素髎
26.人中
27.兑端
28.龈交(口)
二、任脉
1.会阴
2.曲骨
3.中极
4.关元
5.石门
6.气海
7.阴交(腹)
8.神阙
9.水分
10.下脘
11.建里
12.中脘
13.上脘
14.巨闕
15.鸠尾
16.中庭
17.膻中
18.玉堂
19.紫宫(胸)
20.华盖
21.璇玑
22.天突
23.廉泉
24.承浆
三、冲脉
四、带脉
五、阳跷脉
六、阴跷脉
七、阳维脉
八、阴维脉
附:经外奇穴
1.印堂
2.太阳
3.鱼腰
4.四神聪
5.金津、玉液
6.定喘
7.华伦夹脊
8.胃管下俞
9.腰眼
10.十七椎
11.子宫(腹)
12.肩前(肩内陵)
13.中泉
14.四缝
15.十宣
16.八邪
17.膝眼
18.阑尾穴
19.胆囊穴
20.八风
下篇 针灸治疗
第一章 针灸法
一、毫针刺法
(一)针具和练习法
(二)术前准备
(三)进针及出针
(四)得气和补泻法
(五)注意事项
(六)异常现象的处理
二 其它针法
(一)三棱针刺法
(二)皮肤针刺法
(三)皮内针刺法
三、灸法
(一)术前准备
(二)灸法的分类
(三)注意事项
附:拔罐疗法
第二章 治疗概述
一、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
二、处方配穴的基本原则
三、特定穴的应用
(一)原穴和络穴的应用
(二)背俞和募穴的应用
(三)五输穴的应用
(四)郄穴 下合穴的应用
(五)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的应用
第三章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一、中风
二、昏厥
三、头痛
四、眩晕
五、口眼歪斜
六、中暑
七、疟疾
八、感冒
九、咳嗽
十、喘证
十一、失眠
十二、心悸、怔忡
十三、癫狂
十四、呕吐
十五、呃逆
十六、胃脘痛
十七、 腹痛
十八、泄泻
十九、痢疾
二十、黄疸
二十一、胁痛
二十二、腰痛
二十三、水肿
二十四、遗尿
二十五、癃闭
二十六、遗精
二十七、阳萎
二十八、痹证
二十九、痿证 附:小儿瘫痪
三十、脏躁
三十一、闭经
三十二、痛经
三十三、崩漏
三十四、带下
三十五、妊娠恶阻
三十六、乳汁少
三十七 小儿惊风
三十八、小儿腹泻
三十九、痄腮
四 十、风疹
四十一、丹毒 附:缠腰火丹
四十二、疔疮 红丝疔
四十三、乳痈
四十四、肠痈
四十五、气瘿
四十六、扭挫伤
四十七 耳鸣、耳聋
四十八、目赤肿痛
四十九、鼻渊
五 十、鼻衄
五十一、齿痛
五十二 咽喉肿痛
附篇
第一章 耳针疗法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二、耳廓表面的解剖名称
三、耳针的穴位
(一)耳穴的分布规律
(二)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四、耳针的临床应用
(一)选穴原则
(二)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项
(四)常见病证的耳针选穴举例
第二章 针刺麻醉简介
穴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