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药学现代药理实验方法

现代药理实验方法

现代药理实验方法

定 价:¥298.00

作 者: 张均田主编
出版社: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丛编项: 协和医书
标 签: 药理学

ISBN: 9787810347808 出版时间: 1997-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7cm 页数: 1132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药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近一、二十年来,药理学取得飞速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整个生命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本书以介绍现代药理学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为主旨,融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毒理学、药物化学、计算机及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于一体,按照不同类型(整体、离体、组织培养),不同层次(整体、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分章分节述说。全书300多万字,共分29篇158章,并附有近千幅插图。本书题材广泛,内容新颖,能够满足药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基础研究工作者的共同需要,是药理及其他科研人员、高等医药院校高年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和教师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作者简介

暂缺《现代药理实验方法》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上册)
    第一篇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一章 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探针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第三节 非放射性标记法
    第四节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探针的纯化
    第五节 探针比放射活性的测定
   第二章 核酸分子杂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DNA的Southen印迹杂交
    第三节 RNA的Northern印迹杂交
    第四节 斑点印迹杂交
    第五节 杂交结果的检测
    第六节 特殊杂交
    第七节 核酸原位杂交
   第三章 多聚酶链反应(PCR)
    第一节 PCR 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PCR反应成分和作用
    第三节 PCR反应引物的设计
    第四节 PCR反应模板的制备
    第五节 耐热DNA聚合酶
    第六节 PCR反应的类型
    第七节 PCR反应产物的检测
    第八节 PCR反应的污染及对策
    第九节 PCR技术的应用
   第四章 蛋白质印迹杂交技术
    第一节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和纯化
    第二节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第三节 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第四节 蛋白质的转移印迹技术
   第五章 cDNA 文库
    第一节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第二节 cDNA第二条链的合成
    第三节 cDNA克隆策略
    第四节 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第五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cDNA克隆技术的新进展
   第六章 随机分子库技术及其在药物筛选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随机分子库的构建
    第三节 随机分子库筛选技术的特点与技术流程
    第四节 应用展望
   第七章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基本原理及研究技术
    第一节 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基本原理
    第二节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技术
   第八章 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第一节 哺乳动物基因转移的遗传选择标记
    第二节 外源基因导人哺乳动物细胞的载体
    第三节 外源基因导人哺乳动物细胞的方法
    第四节 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
   第九章 转基因动物
    第一节 转基因方法
    第二节 显微注射DNA的制备与纯化
    第三节 鼠的种类与饲养
    第四节 超排卵与取卵
    第五节 显微注射
    第六节 卵的转移
    第七节 转基因鼠系的建立
    第八节 卵培养液的配制与保存
    第九节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
   第十章 人类基因治疗
    第一节 基因治疗概述
    第二节 基因转移系统
    第三节 受体细胞与转移基因的表达
    第四节 人类基因治疗的审批程序
    第五节 基因标记与基因治疗
    第六节 遗传病基因治疗
    第七节 肿瘤基因治疗
    第八节 临床基因治疗概览
    第九节 伦理学安全性与社会效应
    第十节 问题与展望
    第二篇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一章 细胞培养及培养细胞增殖动力学常用方法
    第一节 细胞的原代培养
    第二节 细胞的传代培养
    第三节 培养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第四节 分裂指数测定
    第五节 成集落实验
    第六节 细胞同步化技术
    第七节 缩时电影显微摄像术
    第八节 细胞周期分析
   第二章 器官培养方法
    第一节 表玻皿器官培养法
    第二节 不锈钢金属网格法
    第三节 Wolff培养法
    第四节 扩散盒培养法
   第三章 放射自显影术及同位素液闪测定
    第一节 培养细胞的放射自显术
    第二节 器官培养的放射自显术
    第三节 原位缺口平移技术
    第四节 同位素液闪测定
   第四章 染色体分析技术
    第一节 细胞培养
    第二节 染色体显带技术
   第五章 电镜技术
    第一节 透射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技术
    第二节 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技术
    第三节 生物材料冷冻断裂蚀刻电镜技术
    第四节 扫描隧道显微镜
   第六章 细胞、细胞器及细胞间质的分离技术
    第一节 细胞的分离
    第二节 细胞膜的分离
    第三节 细胞核的分离
    第四节 溶酶体的分离
    第五节 线粒体的分离
    第六节 细胞DNA RNA分离与纯化
    第七节 纤维粘连蛋白的提取
    第八节 层粘连蛋白的提取
   第七章 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第一节 核酸显示法
    第二节 酶显示法
    第三节 糖类与脂类显示法
   第八章 细胞凋亡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节 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细胞凋亡的生化特征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及研究方法
   第九章 原位杂交
    第一节 原位DNA末端标记用于研究正常和异常神经组织的细胞凋亡
    第二节 原位杂交技术和PCR技术结合用于检测人乳头瘤病毒
    第三节 非放射性原位杂交——地高辛标记cDNA标记
    第四节 荧光素标记在原位杂交中的应用
    第五节 免疫组化与非放射性原位杂交双标记
   第十章 单克隆抗体制备原理及一般程序
    第一节 抗原与免疫
    第二节 细胞融合
    第三节 杂交瘤的选择与克隆
    第四节 抗体的筛选与结合试验
    第五节 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第十一章 细胞骨架及核骨架制作技术
    第一节 细胞骨架的光镜制样法
    第二节 核基质中间纤维的简易整装电镜制作法
    第三节 细胞核骨架制备技术
    第四节 培养细胞整装内质网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标本制备方法
   第十二章 神经细胞培养及培养细胞的实验方法
    第一节 神经细胞培养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神经细胞分散培养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培养神经细胞蛋白总量的流式分析
    第四节 培养神经细胞的电特性测定
    第五节 培养神经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技术
   附录:
    一、常用平衡盐溶液的配制
    二、鼠尾胶原的制作
    三、小鸡血浆的制备
    四、鸡胚提取液的制备
    五、显影液的配制
    六、定影液的配制
    七、停影液的配制
    八、封片明胶液配制
    九、液体乳胶附加液配制
    第三篇 信息传递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第一章 受体配基结合实验技术
    第一节 受体-配基相互作用概述
    第二节 受体-结合实验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实验技术
   第二章 G蛋白分离纯化技术
    第一节 G蛋白纯化技术
    第二节 G蛋白活性的检测技术
   第三章 环核苷酸测定技术
    第一节 cAMP蛋白质竞争结合法
    第二节cGMP的放免测定
    第三节 腺苷酸环化酶的测定技术
   第四章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测定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物测定法
    第三节 高效液相测定法
    第四节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第五节 酶免疫测定法(EIA)
    第六节 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RRA)
   第五章 肌醇磷脂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技术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同位素标记法测定肌醇磷脂及其代谢产物及PLC活性测定
    第三节 特异受体结合法定量测定1,4,5-IP3
   第六章 磷酸标记技术测定受体酪氨酸激酶
    第一节 确认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标准
    第二节 证实RTK的研究战略
    第三节 完整细胞及无细胞体系的32P标记
   第七章 PKC的纯化及活性测定
    第一节 PKC的提取及纯化
    第二节 PKC活性的测定
   第八章 离体器官受体的生物测定
    第一节 豚鼠回肠纵肌测定阿片受体配基
    第二节 其它离体组织生物测定
   第九章 间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第一节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新进展概述
    第二节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研究方法与技术
    第三节 细胞间隙连接结构研究方法与技术
    第四节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研究方法和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和实验设计
    第四篇 钙研究方法与技术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钙的化学及生化特性
    第二节 细胞内钙的生理作用及其调节
    第三节 细胞内钙的调节
    第四节 细胞内钙超载
    第五节 细胞内游离钙的测定
   第二章 细胞内游离钙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第一节 钙指示剂
    第二节 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
    第三节 单细胞内游离钙测定方法
    第四节 单细胞内游离钙图象处理测定方法
   第三章 钙结合蛋白研究方法
    第一节 钙调素的纯化及测定
    第二节 钙调素结合蛋白的检测方法
    第三节 钙调素表达与突变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研究方法
   第四章 钠-钙交换研究方法
   第五章 钠-钾ATP酶和钙泵的活性测定
   第六章 细胞内钙释放研究方法
    第一节 放射性标记法测定内钙释放
    第二节 IP3刺激内钙释放的研究方法
   第七章 钙离子受体测定方法
    第五篇 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判断受体的标准
    第二节 受体的调节机制
    第三节 放射配体结合法的应用和前景
   第二章 放射受体结合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放射配体的选择
    第三节 组织的选择和制备
    第四节 缓冲液和佐剂
    第五节 非特异性结合测定
    第六节 孵育条件
    第七节 放射配体-受体复合体与游离放射配体的分离
    第八节 饱和动力学研究的设计
    第九节 竞争性结合数据计算
    第十节 受体结合测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十一节 Exvivo和在体结合技术
    第十二节 小结
   第三章 受体-配体结合实验举例
    第一节 胆碱受体配体结合实验
    第二节 豚鼠离体回肠实验
    第三节 烟碱样受体-配体结合实验
    第四节 α1.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实验
    第五节 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实验
    第六节 D1受体结合和药物竞争试验
    第七节 D2受体结合和药物竞争试验
    第八节 5-HT受体-配体结合实验
    第九节 “中枢型”苯二氮草受体-配体结合实验
    第十节 苯二氮草受体与〔3H〕FNZP的光亲和标记实验
    第十一节 “外周型”苯二氮草受体-配体结合实验
    第十二节 γ-氨基丁酸(GABA)受体-配体结合实验
    第十三节 氧离子通道开放实验
    第十四节 吗啡受体-配体结合实验
    第十五节 组织胺H1受体-配体结合实验
    第十六节 1,4-双氢吡啶(DHP)钙通道受体-配体结合实验
    第十七节 雌激素受体的测定
    第十八节 孕激素受体的测定
    第十九节 雄激素受体的测定
    第二十节 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测定
    第廿一节 GnRH受体的测定
    第甘二节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的测定
    附:胞浆蛋白含量测定
   第四章 疾病与受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
    第三节 抑郁症
    第四节 帕金森综合征
    第五节 老年性痴呆症
    第六节 舞蹈病
    第七节 癫痫
    第八节 疼痛
    第九节 高血压
    第十节 麻醉
    第六篇 神经递质、肽、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第一章 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第一节 突触小体制备及突触体对单胺递质摄取的测定
    第二节 血小板对5-羟色胺的摄取
    第三节 一种体内持续给药方法-微量透析泵
    第四节 脑透析术-测定神经递质和神经肽释放的一种新技术
    第五节 HPLC EC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
    第六节 HPLC- RE-ECD检测乙酰胆碱
    第七节 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配体及肽类物质
   第二章 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神经营养因子的获取
    第三节 神经营养因子体外生物活性检测
    第四节 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研究
    第五节 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再生的作用
    第七篇 免疫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一章 免疫药理学概述
   第二章 免疫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第一节 血液或组织标本的采集
    第二节 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的分离
    第三节 外周血液中单个核细胞的分离一密度梯度离心法
    第四节 从淋巴组织中分离淋巴细胞悬液
    第五节 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
    第六节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
    第七节 小肠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的分离
    第八节 各种细胞分离技术综合评价
   第三章 T淋巴细胞克隆技术和T淋巴细胞克隆在免疫药理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T淋巴细胞克隆基本原则和要求
    第二节 T淋巴细胞克隆基本方法
    第三节 T淋巴细胞克隆的鉴定
    第四节 T淋巴细胞克隆在免疫药理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药物对免疫细胞表面抗原分子影响的研究
    第一节 表达在免疫细胞表面上的CD抗原分子
    第二节 免疫细胞表面抗原分子的免疫荧光染色分析
    第三节 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在免疫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章 药物对免疫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第一节 药物对免疫细胞增殖反应影响的研究
    第二节 淋巴细胞功能的体内实验检测
    第三节 细胞毒T淋巴细胞毒功能的检测
    第四节 淋巴细胞活化时信号传导的检测方法
    第五节 淋巴细胞细胞毒反应的检测实验
    第六节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实验检测
    第七节 药物对B细胞影响的体内外实验
   第六章 药物对单核巨噬细胞及抗原呈递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检测
    第一节 药物对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检测
    第二节 药物对抗原呈递细胞呈递抗原作用的实验检测
   第七章 药物对超敏反应影响的体内外实验检测
    第一节 药物对第Ⅰ型超敏反应影响的体内外实验检测
    第二节 药物对第Ⅱ~Ⅳ型超敏反应影响的体内外实验检测
   第八章 药物的肿瘤免疫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淋巴细胞杀瘤活性测定
    第二节 LAK细胞的制备
    第三节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制备
    第四节 混合淋巴细胞一肿瘤培养
    第五节 实验动物肿瘤抗原的制备与检测
    第六节 肿瘤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的肿瘤免疫学体内研究
    第七节 转基因技术在肿瘤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第九章 抗体工程实验技术
   第四章 抗抑郁药理实验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现有抗抑郁药的类型
    第三节 实验方法和模型
   第五章 药物依赖性动物试验方法
    第一节 阿片类药物的身体依赖性实验方法
    第二节 镇静催眠药的身体依赖性试验方法
    第三节 药物的精神依赖性评价方法
    第四节 化学分析方法在阿片类滥用诊断中的应用
    第十一篇 时间药理学实验方法
   第一章 生物节律与时间药理学
    第一节 生物节律的特征参数
    第二节 生物节律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生物节律与药物作用的时间节律性
   第二章 时间药理学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时间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时间治疗学研究内容
    第三节 时间药理学研究方法概要
   第三章 时间药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第一节 时间药理学研究中的“时间”问题
    第二节 实验动物种属的影响
    第三节 实验观察指标及部位影响
    第四节 药物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时间生物医学技术在时间药理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动物行为自动监测仪
    第二节 体温节律自动监测装置
    第三节 连续心血管功能监测仪
    第四节 呼吸连续监测仪
    第五节 程序化药物泵
   第五章 时间药理学实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第一节 时间药理学实验数据取样原则
    第二节 常用节律分析方法及其选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