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手册由十几位在第一线工作的生物医学工程专家集体编写。全书分为9章,在详细介绍医疗仪器设备维修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对生理功能检测仪器、生化检验仪器、理疗仪器、治疗仪器、超声诊断仪、X线检查设备、CT机、γ照像机及ECT等各类常用医学电子仪器的维修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重点介绍了各种仪器的故障分析与排除,而对其原理只作简单介绍,所以本书具有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特点。可供各级医院从事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和维修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参考书。片断:二、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医学电子仪器故障诊断的关键在于选用适当的检查方法,发现、判断和确定产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一般可归纳为不通电观察法、通电观察法、对症下手法、测量电压法、波形观测法、信号注入法、信号寻迹法、电容旁路法、分割测试法、器件替代法、改变现状法、整机比较法、测量电阻法及测试器件法等14种。只要根据仪器的故障现象和工作原理,针对各种问题特点,交叉而灵活地加以运用这几种方法,就能有效而迅速地进行故障诊断。1.不通电观察法在不通电的情况下,观察仪器面板上开关、旋钮、度盘、插口、接线柱、探测器、指示电表等有无松脱、滑位、卡阻、断线等问题;打开仪器的外壳盖板,观察仪器内部的元件、器件、插件、电源变压器、电路连线等,有无烧焦、漏液、发霉、击穿、脱落、开断等现象。2.通电观察法通电观察法特别适用于检查跳火、冒烟、异味、烧保险丝等故障现象。这些故障通常发生在仪器的整流电路部分,通电观察时,首先应注意观察整流管的工作状态。3.对症下手法在仪器的说明书中,大多有比较完整的维修与调整资料,如各级电路的工作电压数据表、波形图以及常见故障现象、原因、检修方法对照表等,对于仪器检修者都是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因此,故障诊断时,可根据故障现象,参照现成资料对症下手,以加快仪器的修复。4.测量电压法检查仪器内部各种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是分析故障原因的基础。因此,故障诊断,应先测量待修仪器中各种直流电源的电压值是否正常,即使在已经确定故障所在的电路部位时,也经常需要进一步测量有关电路中的电子管、晶体管各个电极的工作点电压是否正常,这对于发现与分析故障的原因和损坏的器件,都是极有帮助的。5.波形观测法故障诊断时,使用电子示波器来观测待修仪器的振荡、放大、倒相、整形、分频、倍频、调制等电路部分的输出和输入信号波形,可以迅速地发现产生故障的部位,有助于故障原因的分析,进一步确定检测的方法与步骤。6.信号注入法使用外部的相应信号源,从待诊断仪器的终端指示器的输入端开始注入,然后依序向前级电路推移,注入测试信号到各级电路的输入端,同时观察仪器终端指示器的反应是否正常,作为确定故障存在的部位和分析故障发生原因的依据。7.信号寻迹法作用适当频率和振幅的外部信号源,作为测试信号电压,加到待修仪器的输入端或多级放大器的前置级输入端,然后利用外部的电子示波器,从信号输入端开始,逐一观测后边各级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和振幅,以寻找反常的迹象。8.电容旁路法在检修有寄生振荡或寄生调幅等故障现象的电子仪器时,通常采用电容旁路法来检查和确定发生问题的电路部分。具体的方法是,使用一个适当容量和电压的电容器,临时跨接在有疑问电路的输入端,使之对“地”旁路,以观测其对故障现象的影响。如果故障现象消失了,表明问题存在于前面各级电路中,反之,故障不消失,表明问题存在于本级电路。9.分割测试法有些医学电子仪器的组成电路部分比较复杂,涉及的器件很多,并且互相牵制,多方影响。因此,在进行故障诊断时,必须采用分割电路的方法,即脱焊电路连线的一端,或者取离有关的电子管和单元板插件,观测其对故障现象的影响,或者单独测试被分割电路的功能,这样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之处,便于进一步检查故障的产生原因。10.器件替代法在医学电子仪器故障诊断时,最好不要拆动电路中的元件和器件,特别是精密仪器,更不应随便拆动。通常先使用相同型号、相同规格、相同结构的元件、器件、印刷电路板、单元插接部件等来临时替代有疑问的部分,以便观测其对故障现象的影响。如果故障现象消失了,表明被替代的部分存在问题,然后再行脱焊更新,或者进一步检查故障的原因。11.改变现状法改变现状法是指在医学电子仪器故障诊断时,有意变动有关电路中的半可调元件,也包括有意触动有关器件的管脚、管座、焊片、开关角点等的现状,甚至大幅度地改变有关元件的数值或有关电路的工作点,以观测其对故障现象的影响,往往就会使接触不良、虚焊、变值、性能下降等问题暴露出来,以便加以修整、更换,即可排除故障修复仪器。12.整机比较法医学电子仪器故障诊断时,需要有电路正常时的工作点电压数值和工作波形图作为参考,以便采用测量电压法和波形观测法来比较其差别而发现问题。因此,在缺少有关技术资料,并且已使用多种检测方法仍难于分析故障的发生原因,或者难于确定存在问题的部位时,通常采用整机比较法,即利用同一类型的完好仪器,对可能存在故障的电路部分,进行工作点测定和波形观测,以比较两台好坏仪器的差别,往往就会发现问题,并有助于故障原因的分析。特别是对于诊断复杂的电子仪器,颇能解决问题。13.测量电阻法医学电子仪器故障诊断时,经常发现由于电路器件的插脚或滑动接点接触不良,或者个别接点虚焊,或者电阻变值,以及电容器漏电等等,从而导致故障的发生。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待修仪器不通电的情况下,采用测量电阻法进行检查,以寻找故障所在之处。14.测试器件法在医学电仪器故障诊断时,对有疑问的电路进行定量的测试,有助于确定和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必须指出,各种器件的测试仪器,其测试条件和待修仪器的工作条件不完全相同,经常遇到对有疑问的器件通过测试是好的,接在电路中使用却出现问题。因此,除了明显的参数变值和性能下降外,必要时尚应借助器件替代法才能确定有疑问器件的质量好坏。在上述14种检查电子仪器故障原因的基本方法中,不通电观察法和通电观察法有利于尽快地发现损坏的器件与部位;对症下手法对新手很有启发作用,有助于入门;测量电压法是故障诊断的基础,只有在电源电压和工作点电压正常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进行测试与分析;波形观测法、信号注入法、信号寻迹法、电容旁路法、分割测试法等,有助于迅速确定有毛病的电路部分;变动现状法、器件替代法、测量电阻法、器件测试法等有助于确定变值、衰老、虚焊、损坏、接触不良的器件与部件;整机比较法对解决疑难的故障问题很有帮助。第三节医学电子仪器检修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一、检修医学电子仪器的一般程序检修医学电子仪器是一项理论性与实践性要求较高的技术工作。医学电子仪器的检修者,既不应单凭经验,也不应纸上谈兵,更不应瞎摸乱碰,以图侥幸成功,否则,不但捣鼓半天一无所得,反而会使故障越修越复杂。因此,要搞好医学电子仪器的检修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和电子线路的理论知识,懂得常用测试仪表的正确使用与操作方法,了解检查医学电子仪器故障产生原因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通常可将医学电子仪器的检修程序归纳为9条,即了解故障情况、观察故障现象、初步表面检查、研究工作原理、拟定测试方案、分析测试结果、查出毛病整修、修后性能检定和填写检修记录。本书前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大量应用在医学中。现在,我国市级以上医院的医疗设备已占医院固定资产的一半以上,凡世界上有的先进医疗仪器设备我国几乎都有,而且引进数量相当可观。县级及县以下的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也大量更新。但目前我国医院对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较低,很多医疗仪器设备的功能没有被开发应用,有不少的设备应用不合理,造成错诊、误诊或发生医疗事故。有的仪器设备出现一些小故障不能排除而停止使用,造成很大浪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各级医院都引进一些生物医学工程人员从事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而当今一个中等现代化的医院所包含的各种诊断治疗技术、各种医疗仪器设备所涉及到的理工学科,不亚于一个现代化的综合工厂,在医院从事维修工作的生物医学工程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熟悉并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故障检查及排除技术。当前已出版了一些介绍各种医疗仪器设备原理的书,但专门介绍医院中各种医疗仪器设备维修技术的著作尚少见。因此,应人民军医出版社之邀,我们组织了在第一线工作的生物医学工程人员编写了这本维修手册。本书不仅适用于在医院专门从事医学仪器设备维修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而且可以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参考书。本书共9章,第一章简要介绍维修医疗仪器设备的一般原则;第二章介绍生理功能检测仪器的维修,包括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监护仪等,因除颤仪和心电检测关系密切,所以除颤仪的维修也放在本章;第三章介绍生化检验仪器的维修,主要包括光电比色计、分光光度计、酸度计、血细胞计数器、尿液分析仪、β放射免疫计数器、γ放射免疫计数器、电动离心机等;第四章介绍理疗仪器的维修,包括光线治疗灯、低、中、高频治疗机、磁疗机等;第五章介绍有关治疗仪器的维修,包括人工心肺机、呼吸机、体外碎石机、放射治疗仪器和血液透析机等;第六章介绍超声诊断仪的维修;第七章介绍X线检查设备的维修;第八章介绍X线CT机的维修;第九章介绍γ照像机及ECT的维修。书中对各种仪器设备的原理只做简单介绍,重点放在故障的分析与排除上,力争简明扼要,面向基层,便于读者查阅。需说明的是,由于条件限制,没有提供所需的部分电路图,读者可根据书中提示对照相应型号的电路图使用。王志敏教授细心审阅了部分书稿;付峰、陈琦两位同志整理核对了全部手稿,并制作了全部插图,在此表示感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肯定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编者199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