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1章 计算机绘图系统与基本几何元素的生成
1.1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1.2计算机绘图系统
1.2.1图形输入设备
1.2.2屏幕图形显示设备
1.2.3图形硬拷贝输出设备
1.2.4计算机绘图的软件系统
1.3基本图形元素的生成
1.3.1点
1.3.2直线
1.3.3圆弧的生成
第2章 窗视变换与图形裁剪技术
2.1坐标系统
2.1.1用户域和世界坐标系
2.1.2设备域与设备坐标系
2.1.3规格化设备坐标系
2.1.4观察坐标系
2.2窗口—视图区
2.2.1窗口—视图区的概念
2.2.2窗口—视图区的变换
2.3图形裁剪
2.3.1直线段的裁剪
2.3.2多边形的裁剪算法
第3章 图形几何变换与矩阵表示
3.1 二维几何变换
3.1.1比例变换
3.1.2反射变换
3.1.3旋转变换
3.1.4错切变换
3.1.5平移变换
3.1.6组合变换
3.2三维几何变换
3.2.1比例变换
3.2.2平移变换
3.2.3反射变换
3.2.4错切变换
3.2.5旋转变换
3.2.6坐标系变换
3.2.7组合变换
3.3投影变换
3.3.1正投影及正轴测投影变换
3.3.2透视投影变换
第4章 AUTOCAD的基本知识
4.1运行AutoCAD
4.1.1AutoCAD的启动
4.1.2AutoCAD的功能键
4.1.3鼠标按钮的功能
4.2命令和点的输入
4.2.1命令的输入
4.2.2坐标系与数据的输入
4.3设置绘图环境
4.3.1LIMITS命令—绘图界限设置
4.3.2UNITS命令—绘图单位设置
4.3.3GRID命令—显示栅格
4.3.4SNAP命令—捕捉栅格
4.3.5LTSCALE命令—设置线型比例
4.4打开并进入图形文件
4.4.1NEW…选项—建立新的绘图文件
4.4.2OPEN..选项—调入已有的绘图文件
4.4.3SAVE—文件存盘选项
4.4.4SAVEAS—文件更名存盘选项
4.4.5ExitAutoCAD——退出AutoCAD选项
4.5图层
4.5.1LAYER—图层命令
4.5.2线型
4.5.3定义新线型
4.5.4颜色
4.5.5国家标准关于图层的有关规定.
4.6实体上特征点的捕捉及相关命令
4.6.1OSNAP命令与方式
4.6.2APE RTURE命令
4.6.3快速OSNAP方式
第5章 基本绘图命令
5.1基本几何元素绘制
5.1.1POINT—绘点命令
5.1.2LINE—绘直线命令
5.1.3DLINE—绘双线命令
5.2基本几何图形绘制
5.2.1CIRCLE—绘圆命令
5.2.2ARC—绘圆弧命令
5.2.3RECTANG—绘矩形命令
5.2.4POLYGON——绘正多边形命令
5.2.5ELLIPSE——绘椭圆命令
5.3图形填充
5.3.1DONUT——填充圆或圆环命令
5.3.2SOLID—填充区域命令
5.3.3FILL——填充命令
5.4剖视图及剖面图的画法
5.4.1概述
5.4.2HATCH—图案填充命令
5.4.3BHATCH—HATCH功能增强命令
第6章 对象选定与关键点编辑
6.1图形编辑方式
6.2实体选取方式
6.2.1第一类型
6.2.2第二类型
6.3关键点的位置及选取方式DS
6.4关键点的控制与参数选定
6.4.1DELECT—编辑模式选择命令
6.4.2DDGRIPS——控制关键点特性命令
6.5使用关键点编辑图形
第7章 图形编辑命令
7.1实体几何形状编辑
7.1.1 ERASE——删除图形命令
7.1.2OOPS——恢复删除的图形命令
7.1.3SCALE——缩放图形命令
7.1.4EXTEND——延伸命令
7.1.5TRIM——裁剪图形命令
7.2实体几何位置编辑
7.2.1MOVE——移动命令
7.2.2ROTATE——旋转命令
7.3构造编辑
7.3.1FILLET—圆弧连接命令
7.3.2CHAMFER —截 角命令
7.4拷贝编辑
7.4.1COPY—复制命令
7.4.2ARRAY—阵列复制命令
7.4.3MIRROR——镜像命令
7.4.4OFFSET—同心平行拷贝命令
7.5实体分解
7.5.1BREAK—切断命令
7.5.2EXPLODE——分解命令
7.5.3DIVIDE——等分命令
7.5.4MEASURE——长度测量命令
7.6其它
7.6.1U——取消命令(一)
7.6.2UNDO—取消命令(二)
7.6.3REDO—恢复命令…
第8章 多义线的绘制及编辑
8.1PLINE——绘制二维多义线命令
8.2PEDIT— 编辑多义线命令
第9章 块 属性和外部引用
9.1块
9.1.1BASE—基点命令
9.1.2BLOCK——定义块命令
9.1.3WBLOCK—将块写磁盘命令
9.1.4INSERT—插入块命令
9.1.5MINSERT— 阵列插入块命令
9.1.6块嵌套
9.2属性
9.2.1ATTDEF——属性定义命令
9.2.2ATTDISP——属性显示命令
9.2.3ATTEDIT——属性编辑命令
9.2.4ATTEXT——属性提取命令
9.3外部引用
9.3.1 XREF——外部引用命令
9.3.2XBIND—把依赖符永久加入主图命令
第10章 文本与尺寸标注
10.1文本字体
10.2AutoCAD的有关文本命令
10.2.1DTEXT——动态文本输入命令
10.2.2特殊字符与控制符号
10.2.3STYLE——字体命令
10.2.4文本的修改与编辑
10.3尺寸标注
10.3.1DIM——进入尺寸标注状态命令
10.3.2长度型尺寸标注子命令
10.3.3角度尺寸的标注
10.3.4半径与直径的标注
10.3.5其它有关尺寸标注的命令
10.4尺寸变量
10.4.1尺寸变量列表与操作过程
10.4.2有关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的尺寸变量158
10.4.3有关尺寸数字及尺寸公差的尺寸变量
10.4.4控制尺寸块总体结构的尺寸变量
10.5尺寸标注的编辑修改及尺寸类型命令
10.5.1尺寸标注修改命令
10.5.2尺寸类型的设置与保存等有关命令
10.6 尺寸标注的几个实用命令
10.7 国家标准有关文本和尺寸标注的规定
10.7.1有关文本的规定
10.7.2有关尺寸标注的规定
第11章 屏幕图形的显示控制
11.1ZOOM—显示控制命令
11.2PAN——屏幕图形浏览
11.3View——视图赋名命令
11.4REDRAW——图形重画命令
11.5REGEN——图形重生成命令
11.6VIEWERS——图形分辨率
第12章 视窗控制
12.1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
12.2平铺式视窗
12.2.1平铺式视窗的打开
12.2.2在平铺式视窗中进行绘图和编辑工作
12.3浮动式视窗
12.3.1打开浮动式视窗
12.3.2在图纸空间中工作
12.3.3进入浮动式视窗
12.3.4浮动式视窗的图层显示控制命令
12.3.5 浮动式视窗图形显示的比例因子
第13章 三维绘图简介
13.1用户坐标系的建立与图标的显示控制
13.1.1UCS——设置新坐标系的命令
13.1.2UCSICON——坐标系图标的显示控制命令
13.2三维图形的绘制命令
13.2.1Elev—设置图形厚度的命令
13.2.23DFACE——用四点画一三维平面
13.2.3PFACE—绘制一般的多边形网格命令
13.2.43Dpoly—绘制空间的三维多义线命令
13.2.53DMESH—绘制三维多边形网格曲面命令
13.2.6TABSURF——绘制柱状曲面的命令
13.2.7RULESURF——绘制直纹曲面的命令
13.2.8REVSURF—绘制回转曲面的命令
13.2.9EDGESURF——绘制四边定界(孔斯)曲面的命令
13.2.103D—三维形体生成命令
13.3三维图形的显示控制
13.3.1VPOINT——选择三维视点的命令
13.3.2DVIEW—动态三维视图显示命令
13.3.3PLAN——生成平面视图的命令
13.4几个有关三维图形的修饰命令
第14章 图形输出与图面布局
14.1绘图前的准备工作
14.2PLOT——图形输出命令
14.2.1图形输出设备的选择
14.2.2绘图笔参数的设置
14.2.3指定绘图内容
14.2.4选择图纸的尺寸和绘图尺寸单位
14.2.5图形输出比例 原点等要素的确定
14.2.6输出图形的预览
14.3图形输出前的图面布局
14.3.1在图纸空间使用MVSETUP进行图面布置
14.3.2视图调整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4.4绘图示例
附录A AUTOCAD12.0命令表
附录B AUTOCAD12.0系统变量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