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有两种性质不同的货币在与日伪货币对阵撕杀,一是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各个敌后根据地发行的根据地货币。在抗战中,法币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对日伪货币而言,抗战初期的法币是中国人民奋起抵抗侵略、与敌进行殊死搏斗的经济、货币战的主力。法币在国统区担负着振兴后方经济、支撑抗战的使命,是加强大后方建设、支持政府财政的重要经济武器,是大后方战时经济统制的重要工具。国民政府能在大后方建立西南、西北金融网,限制地方纸币发行,使大后方经济达到与战争需要的高度统一、集中,与法币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虽然法币在皖南事变后、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益加强了对根据地货币的限制,成为对根据地进行经济控制封锁的工具,但我们绝不可因此而低估法币在抗战初期对根据地货币体系建立的支撑作用。因而,法币在抗战初期是成功的。法币的失败,是抗战后期的通货膨胀,以及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错误的货币整理政策及继续战时经济特有的通货膨胀所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发行的货币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法币的盟友,是沦陷区法币的护卫神。尤其是在1941年以后,敌后根据地货币逐渐独自承担起了在敌后抗击敌伪货币、发展根据地经济的的任务。它是中日经济战中极为重要的篇章,是插入敌伪心脏的钢刀,使日寇无法彻底地“统制”沦陷区的经济,从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吸吮中国人民的血汗。它保护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因而得到了人民的支持,赢得了民心。抗战中的中日货币战,在黄金、白银、纸币等货币本身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它又在外汇、物资、物价及人民生活等诸多方面呈现异彩。中国人民在与日本侵略者的货币战中斗智斗勇,既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也获得了许多教训。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发动侵华战争之前,日军就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搞“异民族统治中国史”之类的研究,对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汉族时的每一个村庄居住几个少数民族都搞得一清二楚。在对中国货币研究方面,日本也耗尽心机。抗战前和抗战期间,日本陆续出版了大量有关中国货币的调查和研究专著,这也是国民政府在中日货币战中屡屡处于被动地位、落后于人的一个原因。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应从中吸取教训。经济斗争和政治、军事斗争不同,它的复杂性是后两者难以企及的,但三者关系又十分密切,一方面经济斗争如极强的暗流,冲击、影响、决定着政治、军事斗争的成败;另一方面政治和军事斗争又极有力地反作用于经济斗争。本书力图揭示抗战时期中日双方的货币、货币战及货币运动的本来面目,并试图总结出一些战时货币运动的规律。但限于学力,金沙并俱,切望方家斧削,以求达治史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