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共置性拟人化着力于借助拟人体的形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与人相象或与人构成某种关系,巧妙地让拟人体与人一起呈现于画面,从而进入到拟人的境界。比如在有些拟人化照片中可看到人和动物“热烈拥抱”,人与塑像“交上朋友”,有的摄影家还把人和犬端坐在餐桌前共同用餐的场面拍下来,着实令人忍俊不禁。在另一幅作品中,两架望远镜和手拿相机的妇女,形象类似,面向一致,油然产生了拟人效果(图6,L·詹希尔摄)。有的拟人化摄影非常有神趣,它往往凭借拟人体的“表情”和“举止”,结合其属性,可产生联想,能感悟到它们具有人的“性格”、“气质”和“情感”。例如,这块科罗拉多的石岩,鼻子大而尖长,表明它坚毅沉着,气宇非凡,据说象个“苏格兰男子”(图7);这辆福特汽车,面孔严厉而神气,仿佛它极为狂妄自大,不可一世,使人望而生畏(图8);那个化粪池就有点可怜巴巴,一张撅起的嘴和一双略微下垂的眼睛,显露出它的无可奈何和逆来顺受(图9);长颈鹿把头高高扬起,充满着好奇心,似乎想用自己左右分开的眼睛,把人间的众生百态和悲欢离合尽收眼底(图10)。可见,像人物摄影一样,拟人化摄影也贵在“形神兼备”。这样,它必然“悬念”迭起,令人寻味。另外,摄影的拟人化含蓄内在,虚实相生,是通过夸张和对比来完成的,它不像其它艺术的拟人化那样直接外露。如在动画片中,“狼外婆”只要让它直立行走,配上说话的声音,便会栩栩如生;“顽皮的铅笔”只要给它按上两条腿和一双手,画上一张脸,也很生动逼真。但是,拟人化摄影的对象是客观物体,一般不宜进行人为的“乔妆改扮”,不然的话,不仅失去其原来的意义,而且使照片装腔作势,索然无味。因此,拟人化摄影要求创作者具有敏锐的眼光、丰富的想象、精巧的构思和娴熟的技巧,这样才能拍出意境深邃、韵味醇浓的拟人化作品来。倘若按照不同的题材拍成拟人化系列照片,那就更加有趣了。其实,拟人化摄影的素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有时,你不在意,在你周围的一些“人体”和“面孔”却在“窥视”你,“注意”你,“研究”你,就是在你身边擦过,你可能也茫然不知。也许,“邮车的后门”常常带着惊恐的目光望着向它跑来的驾驶员,而这位驾驶员倒麻木不仁,哪里懂它的心情?“天上的云彩”吹胡子瞪眼睛,忿忿不满地俯瞰着漫不经心的人们,而人们岂知它在动怒生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