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定 价:¥18.00

作 者: 李龙生编著
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广告/设计

ISBN: 9787539805344 出版时间: 1999-01-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6cm 页数: 97 字数:  

内容简介

  片断:4.审美功能包装的审美功能与销售功能有交叉性,但又不等同于销售功能。审美功能主要通过包装容器的造型、包装的图案和色彩、商标的独特新颖等因素,使消费者在商品的使用和消费过程中,觉得是非常愉快的。目前,我国的包装界进入了一种“误区”,即过度包装,追求豪华、奢侈,这是一种浪费,是浮华,不符合我国国情。好的包装、美的包装并非豪华气派一格,简朴、素雅、清新也是很美的。成功的包装要考虑设计对象和设计目的,尽量使包装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包装与物品相匹配,选用什么样的材料、用什么样的包装形式和色彩,要作综合的考虑。所以设计界的有识之士提出“适度包装”的口号,这对发展中的我国来说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因为我国目前的能源、材料等是非常紧张的,包装设计不能无视这一现实。(五)广告设计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广而告之。“它是一种有计划地通过各种媒体,向消费者宣传商品或劳务,促进其显明的或潜在的需求的手段”(济南大学傅汉章教授语)。由此可见,广告需要有一定的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路牌、幻灯、POP等),要向消费者传达一定的信息,为消费者或目标受众提供服务,最终影响人们的行为。广告现在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关涉到经济学、新闻学、市场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美学、绘画、音乐、戏剧、摄影等。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美国的广告人E·S鲁易斯提出了广告法则——AIDA法则。即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激起兴趣)、Desire(产生欲望)、Action(促成行为)。广告可以为社会服务,造福人类;也可以变成文化垃圾,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后一类广告主要有:欺骗、失真广告,庸俗、低俗、粗俗广告,有碍观瞻、伤风败俗广告等,这些在我国《广告法》中都是明令禁止的。广告要为社会营造良好的风气,为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以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广告的媒体或媒介是多种多样的,了解各个广告媒体及其特性,对于实施广告策划和广告战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广告媒体是指能够传达广告信息的媒介和载体,凡是在物品、产品、商品和消费者之间能够起到中介作用的物质,都可以叫做广告媒体或广告媒介。广告媒体一般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广告牌、霓虹灯、灯箱、幻灯、动画、样本、挂历等。在各种媒体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被称为“广告四媒体”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报纸广告的优点很多,如报纸的覆盖面广,有广泛的读者群,它传达迅速快捷,而且不受阅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长可短,还可以反复阅读;报纸上的广告与新闻编在一起,增强了广告的可信度;它便于长期保存,有案可查;报纸广告制作成本低。但是,报纸广告的有效时间短;由于报纸是以新闻为主,报纸上的广告在版面上不可能占据显要位置,而且报纸广告色彩单调,它不如杂志印刷精致美观。杂志广告的优点:由于杂志具有相应的读者群,杂志广告就具有选择性,其宣传对象非常明确,所以容易抓住目标消费层;也不受阅读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而且比报纸的阅读时间还要长,广告效果好;印刷精美,能够很好地表现广告内容;杂志保存的时间长,广告效果持久。但是,杂志广告也有明显的缺点:广告制作费用比报纸高;比报纸广告的时效性差,像月刊、季刊上不适合登载时间性或季节性的广告。广播广告的优点:传达信息快捷,不受时空限制;广播广告的受众比杂志广告广泛,因为它主要依靠听觉,不受文化水平的束缚;价格低;具有灵活性,可选择最佳时间播放,具有现场感;传播方便,可随身携带等。广播广告的缺点非常明显:它不像报纸、杂志那样可以永久保存,它很难保存;它只有声音,没有可视的画面、形象,直观效果差;它难以被目标受众主动接受等。电视广告的优越性最强:它形声兼备,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广告效果显著;传达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由于现代人的业余时间花在电视上最多,因而电视广告的覆盖面广,能够抓住最多的目标消费者。但是电视广告的费用高得惊人;它不能像报纸那样,对商品或别的广告对象作详尽的传达,它是以秒为时间单位,只能传达简单而主要的信息;它和广播广告一样,其传达的信息难以保存,来得快,去得也快。广告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一般的艺术创作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可以任意表现自己的个性,广告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首先应从市场调查人手,经过对商品、消费者、竞争者的分析来制订广告目标和广告战略,进行广告设计的定位,为广告设计的创意和制作打下基础;广告设计是集体的活动,它需要设计师与市场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广告文案创作人员、摄影师等共同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整个广告设计活动。广告设计不同于艺术创作,它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艺术创作也讲究“真实性”的问题,艺术创作的“真实性”是艺术真实;广告设计必须真实,即生活真实。那些虚假广告、失真广告、欺骗广告等有悖于广告设计的真实性原理,必须根除。要维护广告的信誉,自觉遵守广告法规。2.广告设计以传达信息为首要功能,以追求传达效果为目的,以市场为基础,以消费者为中心。3.为生活服务。广告作为商业文化的一支生力军,要为创造健康美好的生活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4.广告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们除了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受到广告的影响之外,还在语言、心灵、心理、行为等层面上受到广告的影响,所以广告设计还要发挥审美教育作用,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与广告设计关系密切的还有企业形象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在欧美称CI设计,CI即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CI设计在我国设计界起步较晚。企业形象设计是一个系统和整体,它包括企业理念(MI)、企业行为(BI)和视觉形象设计(VI)三大组成部分。企业理念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包括经营准则、企业目标、企业口号、企业精神等;企业行为是由企业理念支配的,它包括企业内部的和外部的行为;视觉形象设计即视觉识别统一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犹如一棵大树,MI是树根,BI是树干,VI是树冠。CI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就VI来说,分为两大部分:基本要素设计和应用设计。基本要素设计包括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专用字体、企业口号等。应用设计就是把这些基本要素应用在销售、办公、制服、包装、展示、产品、建筑物、交通工具、宣传媒体等方面的设计。如销售方面的商店布置、橱窗、包装纸、拎袋等,办公方面的信纸、信封、名片、文件袋等,包装方面的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展示方面的展览会、陈列室的布置等,产品方面主要指产品上的标志、文字、钢印、吊牌、合格证等,建筑物方面指大楼、门面等。CI设计在中国的实施,要认真研究中国企业的特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不能搞一刀切,一窝蜂地上。在目前的“CI热”中要进行冷思考,这会有助于CI在中国的导人和实施。本书前言序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往往滞后于艺术设计的实践,这并非坏事。一方面设计实践给理论提供大量的材料和厚实的基础,一方面也给理论研究者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艺术设计从内容上包含了手工艺、服装设计、家具与室内设计、装潢、陶瓷、产品造型设计等。高校专业目录未调整前,这些统统叫工艺美术设计,调整后就叫艺术设计。这次专业目录调整,不仅仅是更换一个名称、术语,更重要的是拓宽了专业面,革除了过去专业面过窄的弊端。这样,艺术设计学的建设,就显得更为迫切。艺术设计的涵义、本质特性、设计思维以及与技术、材料、人机工学、经济学、美学等密切关联,在这本书中作者试图就这些理论问题,给艺术设计学建构一个大致的理论框架,尽管并不尽如人意。21世纪是设计的世纪,我们要更加重视设计教育,它关系到我国设计人才的培养与经济建设的发展。从理论上说,设计不是纯粹的“艺术”,不是一般的“技术”,也不是简单的艺术加技术,而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我们说“艺术设计”,并非仅仅是“艺术的”设计,并非不要技术。特别是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设计来说,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不断地与科技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问世,给设计带来崭新的面貌,也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过上更加合理、更加健康、更加温馨的生活。这是每一个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设计的终极目的所在。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从事设计的人士大多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跟着感觉走”,缺少理性的思考。不可否认,很多设计要依靠敏锐的感觉,但不能因之而不要理性,设计本身就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理论本身也容易僵化,会成为束缚人的教条,这样的理论也会害死人,这也是很多人不愿读理论书的缘由。我以为,好的理论当然是从设计实践中来,同时它也应启人智慧,激活人的设计思维(创造性思维)。君不见,无论在艺术界,还是在设计界,很多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修养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艺术界的吴冠中、设计界的柳冠中便是典型。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本书如果能为设计界的同行、朋友们增添些理论兴趣,能有利于艺术设计的创意与实践,那于我则是幸莫大焉。作者1999年元月24日于芜湖

作者简介

暂缺《艺术设计概论》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次
   序
   第一章 艺术设计的涵义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 艺术设计与生活
    第三节 艺术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四节 艺术设计的社会作用与意义
    第五艺 艺术设计与相关学科
   第二章 艺术设计的本质与特性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起源
    第二节 艺术设计的本质
    第三节 艺术设计的特性
   第三章 艺术设计的分类与形态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分类
    第二节 艺术设计的形态
   第四章 艺术设计与设计思维
    第一节 什么是思维
    第二节 设计思维及其特征
    第三节 设计观念
    第四节 设计方法论
    第五节 设计的程序
   第五章 艺术设计与材料
    第一节 材料的分类
    第二节 材料的特性
    第三节 材料与艺术设计形态
    第四节 艺术设计中常用材料简介
   第六章 艺术设计与工艺技术
    第一节 技术与工艺技术
    第二节 工艺技术的生成和发展
    第三节 工艺技术与艺术设计形态
    第四节 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
   第七章 艺术设计与人机工程学
    第一节 人机工程学的概念及其内涵
    第二节 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尺度
    第三节 艺术设计中的人机分析
   第八章 艺术设计经济学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价值结构
    第二节 艺术设计、生产与消费
    第三节 艺术设计与市场经济
   第九章 设计美学
    第一节 什么是设计美学
    第二节 设计美学的内涵
    第三节 艺术设计中形式美的规律
   第十章 艺术设计的评价
    第一节 什么是艺术设计的评价
    第二节 艺术设计评价的特点
    第三节 艺术设计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节 优良设计评价标准选介
   第十一章 设计文化与设计风格
    第一节 设计文化的特性
    第二节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第三节 设计的风格
   第十二章 艺术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手工业时代的设计
    第二节 工业化时代的设计
    第三节 后工业化时代的设计
   第十三章 艺术设计教育学
    第一节 设计教育的提出
    第二节 设计教育模式分析
    第三节 设计师的素养和知识结构
   佳作欣赏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