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导论:公与私——人类社会的一体两面
0.1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0.2 公共价值与私(个)人价值
0.3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0.4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0.5 公共部门、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
1 公共事业的理论基础
1.1 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
1.1.1 社会结构的理性思考:一个研究假设
1.1.2 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
1.2 “公共事业”释义
1.2.1 公共领域与“第三部门”
1.2.2 “第三部门”与公共事业
1.2.3 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业
1.3 “公共事业”的理性基础
1.3.1 “公共事业”溯源:一个历史考察
1.3.2 “公共事业”何以必要:公共事业的存在基础
1.3.3 “公共事业”何以可能:公共事业的人性基础
1.3.4 “公共事业”如何运作:公共事业运行机制
2 公共事业的制度基础
2.1 公共事业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选择
2.1.1 公共事业的制度基础
2.1.2 公共事业:现代社会中的第三种制度安排
2.1.3 公共事业的制度供给方式
2.1.4 现代社会三种制度安排的替代与互补机制
2.2 公共事业制度效率及其缺陷
2.2.1 不同制度供给方式的效率比较
2.2.2 公共事业制度效率及其缺陷
2.3 中外公共事业(“第三部门”)的制度安排与实践
2.3.1 发达国家“第三部门”的经验
2.3.2 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转型国家的“非营利组织”
2.3.3 中国香港、台湾“非营利组织”的启示
2.3.4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与“公民社会事业”发展
3 公共事业与公共事业管理
3.1 公共事业的性质
3.1.1 公共事业的性质
3.1.2 公共事业的类型
3.1.3 公共事业的功能
3.2 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
3.2.1 管理分工与管理科学的分化
3.2.2 公共管理的性质与特征
3.2.3 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
3.2.4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公共管理
3.3 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
3.3.1 公共事业管理及其主体与客体
3.3.2 公共事业的管理问题
3.3.3 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
3.4 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化
3.4.1 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基础
3.4.2 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化
3.4.3 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与学科定位
4 公共事业组织机制
4.1 公共事业环境分析
4.1.1 组织生态:组织分析的一个视角
4.1.2 公共事业环境分析:公共事业组织与政府和企业
4.2 公共事业的战略问题
4.3 公共事业组织及其特征
4.3.1 公共事业组织的特点
4.3.2 公共事业组织类型
4.3.3 公共事业的组织过程
4.4 公共事业组织结构及其设计
4.4.1 公共事业组织结构及其设计
4.4.2 公共事业的组织重组与组织变革
4.4.3 20世纪90年代组织理论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借鉴意义
5 公共事业决策机制
5.1 公共事业计划:公共事业运行的首要任务
5.1.1 公共事业计划的特征
5.1.2 公共事业的计划制定与计划分析
5.2 公共事业决策及其特点
5.2.1 公共事业决策的意义与特点
5.2.2 决策系统与公共事业决策的影响因素
5.3 公共事业战略决策
5.3.1 公共事业决策系统
5.3.2 公共部门战略类型与公共事业战略决策内容
5.3.3 公共事业战略决策过程
5.4 公共事业服务决策
5.4.1 公共事业服务决策内容
5.4.2 公共事业服务决策
6 公共事业激励与监督机制
6.1 公共事业的领导与激励
6.1.1 公共事业组织中的领导角色
6.1.2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6.2 公共事业沟通与协调
6.2.1 沟通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6.2.2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协调方式
6.3 公共事业监督与控制
6.3.1 公共责任与公共事业监督
6.3.2 公共事业监督的方式
6 3.3 公共事业运行过程控制
7 公共事业治理
7.1 “治理”研究概述
7.1.1 全球范围的“治理”运动及其意义
7.1.2 治理的理论分析:一个研究框架
7.2 公司治理、政府治理与公共事业治理
7.2.1 公司治理及其意义
7.2.2 政府治理及其意义
7.2.3 政府治理创新与公共事业治理
7.3 公共事业治理
7.3.1 公共权力、公共责任与公共事业治理
7.3.2 公共事业治理结构与模式
7.4 中外公共事业治理比较
7.4.1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经验
7.4.2 我国公共事业的治理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