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近现代史上海道台研究:转变社会中之联系人物,1843-1890

上海道台研究:转变社会中之联系人物,1843-1890

上海道台研究:转变社会中之联系人物,1843-1890

定 价:¥25.00

作 者: 梁元生著;陈同译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丛编项: 上海史研究译丛
标 签: 近代史

ISBN: 9787532535750 出版时间: 2003-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3cm 页数: 200 字数: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研究清代政治的史学家一般只注重研究清代官僚集团的上下两端,即基层官员:知县,上层官员:道台和知府的研究。本书作者、香港中文大学著名教授梁元生先生在详尽分析从1730年至1911年共80位上海(苏松太)道台的资料时,考察了上海道台的运行和演变,从而得出两个结论:一、晚清政府在回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和局势时,并不是近代化和改革创新的障碍,而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二、作为清政府中层官员的上海道台,担当着一个“联系人”的角色,他联系着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精神与物质、精英与大众,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书论据充分,见解独到、精辟,不仅填补了清代行政及地方政府研究中的空白,而且还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内涵。片断:导言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进入了一深刻变化和急剧变革的时期。被一些史学家称之为“凝固的传统”:持续了许多世纪并保持着完整的传统社会政和文化秩序:在迅速瓦解:帝国政府的权力结构濒于崩溃的边缘,“朝贡制度”失去了它驭控周边的能力,“宇宙帝国”(天下)的思想观念日益败落,儒家社会构造开始衰败。寻求变革的进货观念日益增长,怀疑过去的态度以及主张进步而展望未来的愿望取代了旧有的价值观,根深蒂固的制度被颠覆。在那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风格、新的自我认识形式出现了。人们感到变革即将来临。变革的推动力朝着两个方向运行。一方面是“向外”的运动:促使中国走出政治和文化的封闭,与国际社会频繁接触,建立广泛的联系。另一方面是“向前”的运动:为了近代化而奋斗,促使中国抛弃往后看的“好古癖”和醉心历史的态度。这两种运动促使中国在19世纪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多,以及在军事和经济上的迅速近代化,将会在以下的章节中加以论述。然而,本书研究的重点并不在于分析运动中的变革力量,而在于评价清政府根据这些变革的趋向所作出的回应和调整。我们既要考察清政府为应付这样的新形势所显现的才干和无能,而且还要细究清政府为对付那些挑战而实施的政策和措施。晚清政府的回应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政策重点的转变,政府官员的行为和态度的变化,组织调整和人事变动等。本书的论述会概括这些方面的提出问题,但研究的重点则会侧重于最后两个方面,那就是组织的调整和人事的变动,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暂缺《上海道台研究:转变社会中之联系人物,1843-1890》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中文版自序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上海道台:环境、衙门
   第一部分 官员转向外面世界:上海道台与对外关系
   第三章 条约口岸的“夷务”:态度和政策,1843-1860
   第四章 制度框架内的洋务:新体系中的上海道台
   第二部分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上海道台与现代化
   第五章 行政近代化:一个双重角色
   第六章 沪-津通道:李鸿章与上海道台
   第三部分 两个世界的中间人:上海道台与地方政治
   第七章 社会精英与城市政治:上海的权力结构
   第八章 一个混杂社会中的官僚统治:上海道台与社会精英的关系
   第九章 结论
   附录1 上海道台
   附录2 晚清的道台
   附录3 上海的近代企业
   附录4 上海的人口
   附录5-1 上海及附近地区
   附录5-2 上海县城外的街道
   附录5-3 上海县城内的街道
   附录5-4 1855年的上海
   附录5-5 道台衙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