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卫生学概论
一、心理卫生的定义
1.没有明显的症状
2.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
3.心理卫生的文化或社会观点
4.心理卫生的统计学观点
二、心理卫生的任务
1.心理卫生的含义
2.心理卫生的任务
3.与心理卫生有关的几个问题
三、关于心理卫生的主要理论观点
1.界定心理卫生的重要性
2.精神分析的观点
3.人本主义的观点
4.行为主义的观点
5.认知论的观点
6.中国人的心理卫生观念
四、心理卫生的基本特性
1.良好的生理状态
2.个体的内部和谐
3.与外部的和谐
4.主观幸福感
五、心理卫生学的定义
小结
讨论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心理卫生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特点
1.遗传
2.个人早期经历
3.自我强度
4.个性特点
5.外表
6.其他身体因素
7.情绪
8.性别与年龄
二、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压力与社会支持
1.压力的影响
2.外在压力
3.内在压力
4.压力的评估
5.社会支持
6.维护心理卫生的外部资源
三、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
1.社会文化大环境与个人特点
2.文化背景与社会支持
3.文化背景与心理问题的表现方式
小结
讨论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人生的发展阶段与心理卫生
第四章 自我概念
第五章 人际交往
第六章 亲密关系
第七章 性别角色与人类性行为
第八章 压力与焦虑
第九章 挫折与攻击性
第十章 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
第十一章 环境变化与心理卫生
第十二章 工作与休闲
第十三章 心理障碍的类型与特点
第十四章 心理障碍的治疗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