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黥》在整个系列中最为特殊,可被视为《刀俎》的一个自喻。否则我就无法理解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在其他十九个著名的受刑者之外,加上唐赛儿这个最不著名、最不重要甚至未必有历史依据的传说人物。用最美的艺术形式反映最丑的历史现实,这本来是几乎不可能两全的。然而《黥》中的纹身帅把唐赛儿额上丑陋的“杀人”两字刺成了美丽的曼陀罗花,正类似于《刀俎》的作者周实把残忍的酷刑转化为慈悲的艺术。美丽而有毒的曼陀罗,是一朵历史现实的恶之花:残忍而慈悲的《刀俎》,则是一朵反映历史现实的恶之花。周实一方面用思想的艺术强化了酷刑的技术,另一方面又用艺术的美净化了暴政的恶。《刀俎》是一部血肉横飞、惨不忍睹的中国酷刑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受专制暴君无情虐杀的受难史。阅读《刀俎》的读者,需要强悍的心理承受力,因为“字字血,声声泪”,我每每不忍卒读,痛不欲生地仰天浩叹:呜呼!彼何人哉!彼何人哉!比读者更需要强悍的心理承受力的,是作者。周实居然能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写下来,而且一篇又一篇地写了整整二十篇。周实用他“异常的残忍性和异常的慈悲性”(鲁迅语),让读者在细腻的描写、逼真的还原、移情的想象中,一次又一次地经历了感同身受的酷刑。为我们的祖先忏悔,为我们的祖先赎罪,为我们的祖先超度。我对作者充满感激,充满敬佩。比作者更需要强悍的心理承受力尤其是生理承受力的,无疑是那些挑战恶法的受刑者。暴政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害怕、恐惧和战栗,然而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从未被暴政吓倒过,无数的勇士向专制极权发起了一次又一次不屈不挠的挑战。我对挑战者充满敬畏,充满悲悯。比受刑者更需要超级强悍的心理承受力的,比异常残忍的作者远为残忍而且没有任何慈悲之心的,却是那些设刑者和施刑者,是那些专制魔王和助纣为虐的鬼魅,他们居然能够对自己的同类、自己的同胞施以如此非人的酷刑,那是怎样令人不齿的衣冠禽兽?我对独裁者充满鄙夷,充满憎恨。中国的专制历史,是以人肉为主食的久久不散的鸿门宴。《刀俎》是这一宴席的一份鲜血淋漓的详实菜单。只有当人多数中国人都敢于直面这份菜单,并且永不忘却这份菜单,阴魂不散的鸿门宴才有可能真正结束,才有可能永不重开。我对历史上宴席主办者的轻蔑,源于一句充满智慧的古老格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我对未来中国的信心,则源于另一句浸透鲜血的古老格言: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