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世界经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定 价:¥16.00

作 者: 廖少廉等著
出版社: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世界经济

ISBN: 9787801811394 出版时间: 2003-09-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0cm 页数: 237 字数:  

内容简介

  廖少廉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1975年开始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工作。1981年至1983年由国家教委派遣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系和东南亚研究部进修,后多次作为客座研究员到欧、美和东南亚国家作研究工作和讲学。自80年代起至今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亚太研究会理事。主持八五和九五国家和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五项。学术领域为发展经济学、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90年代以来撰写和出版《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粮食安全》(英文,菲律宾出版)、《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等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论著上发表70多篇论文。负责指导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讲授发展经济学研究、南北经济关系研究、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等研究生课程。本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简述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和东盟及其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第四章到第六章阐述东盟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及其对各成员国的影响。第七章和第八章论述东盟与区域外国家和组织的经济关系。本书最后(第九章)分析了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今后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障碍。

作者简介

  廖少廉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1975年开始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工作。1981年至1983年由国家教委派遣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系和东南亚研究部进修,后多次作为客座研究员到欧、美和东南亚国家作研究工作和讲学。自80年代起至今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亚太研究会理事。主持八五和九五国家和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五项。学术领域为发展经济学、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90年代以来撰写和出版《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粮食安全》(英文,菲律宾出版)、《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等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论著上发表70多篇论文。负责指导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讲授发展经济学研究、南北经济关系研究、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等研究生课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关税同盟理论评述
  第三节 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章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东盟成立的背景和初期的经济合作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东盟经济合作的进展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区域经济合作
第三章  大东盟的形成及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东盟扩大成员的过程和出发点
  第二节 东盟在吸收新成员问题上面昨的各种压力
  第三节 大东盟面临的问题
第四章  东盟自由贸易区
  第一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出台的背景
  第二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及其发展变化
  第三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实施情况
  第四节 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成员国的影响
  第一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东盟老成员国的影响
  第二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东盟新成员国的影响
第六章  东盟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节 东盟南增长三角
  第三节 东盟东增长区
  第四节 东盟西增长三角
  第五节 对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评价
第七章  东盟与发达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关系
  第一节 东盟与美国的经济关系
  第二节 东盟与日本的经济关系
  第三节 东盟与澳大利亚的经济关系
  第四节 东盟与欧盟的经济关系
第八章  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第一节 东盟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东盟与中国经济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第三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双边经济合作前景
第九章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
  第一节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
附录1 东盟6国区内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标
附录2 中国与东盟6国双边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附录3 有关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缩略词
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