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少廉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1975年开始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工作。1981年至1983年由国家教委派遣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系和东南亚研究部进修,后多次作为客座研究员到欧、美和东南亚国家作研究工作和讲学。自80年代起至今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亚太研究会理事。主持八五和九五国家和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五项。学术领域为发展经济学、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90年代以来撰写和出版《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粮食安全》(英文,菲律宾出版)、《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等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论著上发表70多篇论文。负责指导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讲授发展经济学研究、南北经济关系研究、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等研究生课程。本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简述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和东盟及其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第四章到第六章阐述东盟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及其对各成员国的影响。第七章和第八章论述东盟与区域外国家和组织的经济关系。本书最后(第九章)分析了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今后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