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洪宝造像》左右两部分的书刻风格和水准有较大的差异,右边的题记正文画有界格,九行,每行二十七个字不等,书法整体气势端庄圆润。具体笔法上方圆互见,点画的动感性很强,有飞扬之姿。方笔斜落笔,起止清晰,圆笔处则裹峰而行,有含蓄之美,转折处既有篆法的暗转,也有魏楷的顿后而折,但隶书意味不明显。总体而言,此题记正文与左边稚拙朴茂的造像和相对粗率的题名所显现出的气息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临摹此题记,可以为我们今天有意识的书法创作或创新服务。南北朝时期,洛阳和建康是两大佛教中心。南朝至梁,仅建康就有佛寺七百所,到北朝更盛。同期洛阳寺庙多达一千三百余所。大兴造像,造像题记就有两万余块。本书选编的《比丘洪宝造像》,也称《张法寿造像》。东魏天平二年(五三五)四月刻。《中国书法大辞典》著录,朵云轩藏其拓片。从整体看,其造像的艺术价值要大于题记书法的价值。其主造像系浅浮雕,线条优美流畅,人物神态安详,四周饰物刻画栩栩如生,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艺人深厚的造型功底。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此《比丘洪宝造像》左右两部分的书刻风格和水准有较大的差异,右边的题记正文画有界格,九行,每行二十七个字不等,书法整体气势端庄圆润。具体笔法上方圆互见,点画的动感性很强,有飞扬之姿。方笔斜落笔,起止清晰,圆笔处则裹峰而行,有含蓄之美,转折处既有篆法的暗转,也有魏楷的顿后而折,但隶书意味不明显。总体而言,此题记正文与左边稚拙朴茂的造像和相对粗率的题名所显现出的气息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临摹此题记,可以为我们今天有意识的书法创作或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