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企业管理现代质量管理学

现代质量管理学

现代质量管理学

定 价:¥25.00

作 者: 张公绪主编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产品质量

ISBN: 9787500541745 出版时间: 1999-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505 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现代质量管理学》简介

作者简介

  张公绪北京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因两种质量诊断理论而获奖),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英国全面质量管理杂志国际编委会编委,印度国家科技发展研究院评审委员会委员,丹麦奥胡斯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客座教授。张公绪教授1980年提出新型控制图——选控图系列;1982年提出两种质量诊断理论;1983年与阎育苏教授提出通用控制图,1986年发布为国家标准GB6381。1993年7月世界SPC权威学术刊物美国质量技术杂志发表著名SPC专家W.H.Woodall教授与M.RWade博士的专文“对选控图的评价与分析”,肯定了两种质量诊断理论,认为选控图优于在各个工序分别使用的休哈特控制图,也优于多元T2图,1996年张公绪教授提出两种质量多元逐步诊断理论,是多工序、多指标系统进行控制与诊断的有效工具。1998年张公绪教授进一步将上述理论加以改进,使得多元诊断理论大为简化,许多多元诊断问题从而得解。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论
    第一节 质量——21世纪的挑战
    第二节 质量管理重要术语
    第三节 质量管理发展简史
    第四节 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第五节 质量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际标准——ISO9000族标准
    第一节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
    第二节 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
    第三节 ISO9000族标准的管理思想
    第四节 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第五节 质量体系文件
   第三章 质量审核与质量认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产品审核和过程审核
    第三节 质量体系审核过程
    第四节 纠正措施
    第五节 质量认证
   第四章 产品质量法与质量监督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
    第三节 质量监督
    第四节 生产者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五章 工序质量管理与统计过程控制(SPC)
    第一节 工序质量管理
    第二节 SPC与SPCD
    第三节 质量控制中常用的统计工具
    第四节 控制图原理
    第五节 两类错误和36方式
    第六节 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第七节 休哈特控制图
    第八节 通用控制图
   第六章 两种质量诊断理论(SPCD)
    第一节 生产线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 两种质量
    第三节 两种质量诊断理论的思路
    第四节 两种控制图的诊断
    第五节 两种工序能力指数的诊断
    第六节 两种质量多元诊断理论简介
   第七章 质量检验与抽样检验
    第一节 质量检验
    第二节 抽样检验
    第三节 不合格品率的计数孤立批抽样方案——MIL-STD—105E用于孤立批抽样
    第四节 不合格品率的计数连续批抽样方案——MIL—STD—105E
    第五节 不合格品率的计量孤立批抽样方案——MIL—STD—414用于孤立批抽样
    第六节 不合格品率的计量连续批抽样方案——MIL—STD—414(修订本)
   第八章 质量功能展开(QFD)
    第一节 并行工程中的可信性及QFD
    第二节 质量功能展开(QFD)的作法
    第三节 确定用户需要权数的AHP方法
    第四节 QFD示例
   第九章 容差分析及田口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客差分析
    第三节 容差设计
   第十章 质量成本与质量经济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质量成本
    第三节 过程成本法和质量损失法
    第四节 质量经济分析
   第十一章 可信性与产品安全
    第一节 可信性概述
    第二节 可信性管理
    第三节 可信性设计
    第四节 可信性的验证 确认和试验
    第五节 产品安全性
   第十二章 顾客满意导向与顾客满意度
    第一节 顾客满意导向
    第二节 顾客满意度CSI与美国顾客满意度ACSI
    第三节 顾客满意度的度量
   第十三章 接近零不合格品过程的质量控制与诊断
    第一节 接近零不合格品过程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接近零不合格品过程的判异准则
    第三节 接近零不合格品过程的判稳准则
    第四节 接近零不合格品过程的质量控制步骤
    第五节 结论
    附录一:质量控制与诊断七十年
    附录二:多元质量控制与诊断理论及其应用
    附录三:SPCD20002.0版软件简介
    附录四:DTTQ20006.0版软件简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