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一共有1700万以上城市知识青年走向农村、走向边疆。这场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以吉国的社会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这场运动落下帷幕到现在,又是二十多个年头过去了。当初的“知识青年”早已不再年轻,即便如此,他们对人对己,还依旧以“知青”相称。刘小萌,史学博士。1952年生于北京。1958年赴内蒙古牧区插队。1973年转回河北原籍,后上技校,当工人。1978年考入大学。现为北京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著有《中国知青史—大潮》、《中国知青事典》(合著)、《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满族社会与生活》(论文集)、《爱新觉罗家族全史》、《全旗子弟》、《清通览前编》、《萨满教与东北民族》(合著),主编《二十世纪存疑》(历史考古卷)。本书收入13位知青的口述。有当年的知青典型,有知青领袖人物,也有默默无闻的普通知青。他们家庭出身、文化背景、人生遭际、政治观念各不相同,他们对那场运动的评价和感受也都带有极其鲜明的个人色彩,但他们的故事和他们富于个性的表述却都感人至深,有助于人们加深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及其背景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