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各级教育初中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初中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初中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定 价:¥17.90

作 者: 孙晓天,史炳星主编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走进课堂
标 签: 初中其它科目

ISBN: 9787040139143 出版时间: 2004-01-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3cm 页数: 211页 字数: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专业支持工作小组”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组共同组织编写,教育部基础司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进行指导,编委会成员包括各实验区负责人、审稿专家和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核心成员。教育部王湛副部长为本书作序。本套丛书包括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科学、中小学艺术、中小学美术、中小学音乐、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初中物理、初中生物、初中化学、初中地理、初中历史、初中历史与社会等16册。各册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专业支持工作小组”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对新课程实验以来的回顾与反思。第二部分是各学科新课程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若干个案例,根据学科特点分成相应的篇。这些案例反映了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各方面变化,展示了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的教学工作以及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每个案例都是从教学实践出发,但最后的落脚点并不仅限于教学,广泛涉及到教育观念、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式、教师专业成长、教材使用、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该书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专业支持工作小组”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组面向实验区征集案例,标准组点评成书,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可作为一线教师新课程培训、日常教学、继续教育的主要参考书,也可作为各类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孙晓天,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教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之一,《数学通报》等多家杂志编委.在数学课程研究领域主编的学术著作和教材有《数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视野》等4部,合作和参编的学术著作多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关于数学课本面貌的改变”、“Changes Mathematics Educationin China:why and how the present state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等学术论文40多篇。曾于1993-1995年、2000-2001年两次赴国际著名的荷兰弗兰登塔尔研究所进修。先后多次应邀到日本、荷兰、澳大利亚、捷克等国以数学教育为主题讲学、访问和参加国际会议。史炳星,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副教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多年从事教师培训和数学教育研究工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等论文多篇,近十多年来,专注于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担任了新世纪版7~9年级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分册主编和实验指导工作。曾于1993年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考察和研究美国的数学教育。

图书目录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代序)
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改革工作进展调研分析报告
推进新课程进程中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
第1篇 数与代数
猜你想的数——“代数式的值”教学案例
对一堂数学课的观察与反思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案例
“翘起离地”探疑——“不等式”教学案例
过程与方法的结合——“幂的乘方”教学案例解方程
数怎么不够用了
从龟背上的图案谈起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
代数式在哪里?
从考老师开始——“合并同类项”教学案例
游戏中的数学——“有理数运算”教学案例
“老”内容的“新”教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教学案例
引导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反思——“探索规律”教学案例
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一节“同类项”公开课的分析与反思
第2篇 空间与图形
测量旗杆的高度
意料之外——一堂没有完成计划的课
曲线的测量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丰富的图形世界——从不同方向看
从不同方向看
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数学教学活动中——“旋转对称图形”教学案例
生活中的轴对称
一堂没“完成”的习题课
等腰三角形
众说生活中的“平移”
比较线段的长短
重视过程带来的思考
第3篇 统计与概率
从一张工资表开始——“平均数和中位数”教学案例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能还是确定”教学案例
让学生自己体会统计量的定义——“中位数与众数”教学案例
摸球与概率
统计图的选择
总统的选举——“数据的收集”教学案例
第4篇 实践与综合应用
放开手,他们会走得更好——“实践与探索”教学案例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
以“课题”为标志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如何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形的纸盒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