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工作着 健康着:上班族健康警示录

工作着 健康着:上班族健康警示录

工作着 健康着:上班族健康警示录

定 价:¥15.00

作 者: 武留信主编;张雁歌[等]编写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健康

ISBN: 9787502571962 出版时间: 2005-06-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185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专门写给那些上班族、学习族人群,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虽然现时还没有明显的身心疾患,或者在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中并没有发现明确诊断的疾病,或者只是某一些指标处在“上下限值”状态。但实际上他们的健康已处在中下游(指亚健康及疾病阶段)状态。特别是那些和时间赛跑的中青年学子、科技教育工作者、影视明星、企业法人、中层领导干部和新闻工作者,他们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身心负荷和工作压力有知难为,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休闲,没有时间与家人同乐,没有时间做健康检测和评估,没有时间与医生交流、交谈,结果使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在他们中间发生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越来越轻,甚至不断引起英年早逝和猝死。作为从事人体健康鉴定和亚健康评估的专门机构成员,我和我的同事们近30年来亲眼目睹了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联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和医疗诊治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功能影像、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干细胞治疗……新产品、新药物、新方法不断涌现,医疗费用逐年升高,疾病负担越来越重,据我国卫生部组织对北京地区12家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1~9月医疗收费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每家医院9个月的医疗总收入为56亿元人民币,平均门诊人数为731万人次。以此推算北京地区每年有近2000万人次看病,有近200亿元的人民币的医疗负担。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医疗科技不可谓不发达,卫生资源不可谓不丰富,诊疗手段不可谓不先进,但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和昂贵的费用并未能降低京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目前,京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病”死亡率已占前10位疾病死因的733%,“早病、早残、早死”等“三早”现象已越来越普遍,北京平均每20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由此看来,高精尖和昂贵的医疗技术多半作用于病程之末和健康的下游,努力于“求末”和“堵下”,只能延迟死亡,降低某一时间的死亡率,但却不能阻止新病例的发生,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早”问题,有效遏制致病危险因子的流行之势。

作者简介

  武留信教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飞行员健康鉴定与亚健康评估中心主任、研究员。从事心血管临床、人体健康标准和亚健康研究工作20多年,具有心血管和人体健康检测、预测、预警方面的系统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现任中国保健学会科普教育分会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专家团成员,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亚健康科技委员会副理事长。2005年年初,武留信教授在人民大会堂做了一场《走出亚健康,做健康中国人》的健康讲座,国家30多部委和首都各界7000多人出席听课,其精彩的讲座引起了不同寻常的反响,受到普遍好评。

图书目录

来自人民大会堂的健康忠告——走出亚健康,做健康中国人
一、四位一体解释健康新观念
1健康观的转变与现代健康理念的确定
2现代健康概念
3人体健康的层次
二、十大健康警示和六种高危人群
1英年早逝现象的警示
“慢病”早进门,无知、无为是祸根,六种人群受青睐
2健康指数调查警示
中国人健康寿命比日本人低12岁
中国知识分子平均只有53岁
皮带越长,烟瘾越大,体重越重,活动越少,寿命越短
3久坐的健康警示
久坐危及健康,许多病是长期“坐”出来的,多坐不如多走路
4疾病谱变化与致病危险因子流行警示
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主要凶手和导致死亡的元凶
5新旧传染病流行警示
公共卫生关系国人生命,饮食安全决定民族命运
6过度紧张与压力警示
压力最大的十件生活事件包括:丧偶、离异、失业、怀孕、个人习惯的改变、子女离家、性功能障碍、结婚、退休、圣延节/重大节日
 7精神与心理障碍警示
  抑郁症——“心灵感冒”,胜似感冒
精神障碍是家庭悲剧的最大祸根
8环境污染警示
75%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废弃物污染有关,举不胜举的化学、生物、物理污染物正严重影响着人民的身心健康
9不良生活方式警示
不良生活方式是三分之二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源头
餐饮业全国每年以1000亿元的消费递增,吃出的病成为当今引人关注的“中国制造”
10滥用药物及补品警示
药物猛于虎,补品需当心
食补胜于药补,自然疗法是最好的疗法
三、解读和走出亚健康
四、做好健康评估,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五、情商与健商,走向成功的两大法宝
六、拥有“五大基石”,享受健康生活
七、防止四大健康问题,抓住两大保健原则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