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内容充足翔实,叙述详略得当,兼具先进性与基础性;适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深入学习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关硬件和软件技术,培养实践和开发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本教材结构合理,取舍灵活,适当选用所需章节,可适应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教学需求。本教材配套有习题手册,可方便教师授课。本教材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本书前言前言21世纪的时代是信息时代,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在21世纪,信息化成为社会的主要特征,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育水平、运用水平和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信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贯彻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改革精神,本教材从满足教学需要出发,在作者已出版的教材基础上,结合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同时参考其他教师已出版的优秀教材,整理和搜集了大量最新资料编写而成。“微型计算机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重要课程。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微型计算机硬件知识和应用技术的能力;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接口(硬件、软件接口)技术,建立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概念,使学生初步具有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硬件、软件)开发的能力。为此,本教材力求内容充足翔实,注重实践,特别适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技术之一。相应教材内容的取舍历来争论颇多:重基础者有之,重发展者有之……作者以为,微型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稳定的基础技术完美地统一在微处理器的发展之中。以Intel微处理器(8位、16位、32位、64位)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既可避免这一争论,又可使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①先进性。本教材循序渐进地讲解了更新的微处理器所采用的新技术。如介绍80286存储管理中的实地址和保护地址方式;80386的任务保护与转移;80486的高速缓存;Pentium的并行流水线和分支预测等。②基础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但新技术都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要学习、掌握这些新技术,也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些基础才能进行。因此,本教材对基础知识仍给以充分的重视。如8086/8088的指令、时序、中断等是80x86系列的基础,均在一章中进行介绍。③实用性。本书各章都配有实例,可以独立运行。它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一方面可应用于实际系统的开发,具有实用性。④灵活性。本书结构合理、取舍灵活、适用面广。根据不同专业本、专科的教学大纲要求,可以选用不同章节,适当取舍后仍能形成连贯、相对完整的教材。如电子信息类专业可适当减少专用接口等内容;非电子或非计算机专业根据教学要求,建议适当减少32位微处理器内部结构及时序等有关章节,还可适当减少接口技术的内容。本书由同济大学田艾平教授主编。王力生副教授编写了第4、6、8、9、12章;上海交通大学的卜艳萍副教授编写了第13、14章;田艾平教授编写了第1、2、3、5、7、10、11章,并负责全书的统稿。限于作者的经验和水平,书中错误与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教。田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