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UNIX简介
1.1 UNIX的发展过程和标准化
1.1.1 UNIX的发展过程
1.1.2 什么是UNIX
1.1.3 UNIX的标准化
1.2 系统的登录与退出
1.2.1 UNIX的主机和终端
1.2.2 登录
1.2.3 退出
1.2.4 关机
1.3 使用系统命令
1.3.1 man:查阅联机手册
1.3.2 获取系统情况
1.3.3 passwd:更换用户口令
1.3.4 与其他用户通信
1.3.5 与其他主机通信
1.3.6 几个实用工具
第2章 基本UNIX实用程序
2.1 more,less,pg:逐屏显示文件内容
2.2 cat:列出文本文件内容
2.3 od:列出文件每个字节的内容
2.4 head与tail:打印文件头或尾
2.5 wc:字计数
2.6 sort:对文件内容排序
2.7 tee:三通
2.8 正则表达式的概念
2.9 grep,egrep与fgrep:在文件中查找字符串
2.10 awk:文本处理语言
2.11 sed:流编辑
2.12 tr:翻译字符
2.13 cmp和diff:比较两个文件
第3章 全屏幕编辑程序vi
3.1 vi的启动方法
3.2 vi的选项
3.3 vi的工作方式
3.4 vi的编辑命令
3.4.1 正文插入命令
3.4.2 光标移动命令
3.4.3 设置书签
3.4.4 删除
3.4.5 字符替换
3.4.6 取消和重复
3.4.7 文件命令
3.4.8 段落的删除、复制和移动
3.4.9 剪贴板
3.4.10 其他命令
3.4.11 模式查找
3.4.12 模式替换
3.4.13 编辑命令小结
第4章 UNIX的文件和目录
4.1 文件和目录的层次结构
4.2 文件和目录的命名
4.3 shell的文件名通配符
4.3.1 规则
4.3.2 与DOS文件名通配符的区别
4.3.3 文件名通配符的处理过程
4.3.4 验证文件名匹配的结果
4.4 文件管理
4.4.1 ls:文件名列表
4.4.2 cp:复制文件
4.4.3 mv:移动文件
4.4.4 rm:删除文件
4.4.5 find:查找文件
4.5 目录管理
4.5.1 路径名
4.5.2 pwd:打印当前工作目录
4.5.3 cd:改变当前工作目录
4.5.4 mkdir:创建目录
4.5.5 rmdir:删除目录
4.5.6 cp:复制目录
4.6 文件的归档与压缩处理
4.6.1 tar:文件归档
4.6.2 compress:文件压缩
4.6.3 应用
4.7 文件系统的存储结构
4.7.1 基本文件系统与子文件系统
4.7.2 文件系统的结构
4.7.3 目录结构
4.7.4 命令df与du
4.8 硬连接与符号连接
4.8.1 硬连接
4.8.2 符号连接
4.8.3 硬连接与符号连接的比较和应用
4.9 系统调用
4.10 文件和目录的访问
4.10.1 文件存取
4.10.2 目录访问
4.10.3 获取文件系统的信息
4.11 获取文件的状态信息
4.12 设备文件
4.13 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4.13.1 权限控制的方法
4.13.2 查看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4.13.3 chmod:修改权限
4.13.4 umask:改变文件创建状态掩码
4.13.5 SUID权限和SGID权限
第5章 C-shell的交互功能
5.1 UNIX的shell
5.2 csh启动与终止
5.3 使用csh的历史机制
5.3.1 历史表大小
5.3.2 查看历史表
5.3.3 引用历史机制
5.4 别名
5.4.1 在别名表中增加一个别名
5.4.2 查看别名表
5.4.3 给别名传递参数
5.4.4 取消别名
5.5 csh提示符
5.6 csh的管道和重定向
5.6.1 标准输入,标准输出,标准错误输出
5.6.2 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重定向
5.6.3 管道
第6章 B-shell及编程
6.1 启动B-shell
6.1.1 启动一个交互式B-shell
6.1.2 #!/bin/sh:脚本文件的执行
6.2 重定向与管道
6.2.1 输入重定向
6.2.2 输出重定向
6.2.3 管道
6.3 变量
6.3.1 变量赋值和引用
6.3.2 read:读用户的输入
6.3.3 环境变量和局部变量
6.3.4 内置变量
6.3.5 shell的标准变量
6.4 替换
6.4.1 文件名生成
6.4.2 变量替换
6.4.3 命令替换
6.5 元字符
6.5.1 空格、制表符和转义符
6.5.2 回车和分号
6.5.3 文件名通配符
6.5.4 美元符和反撇号
6.5.5 重定向和管道
6.5.6 启动程序后台执行
6.5.7 括号
6.5.8 转义符
6.5.9 双引号和单引号
6.5.10 转义符与引号及反撇号
6.6 条件判断
6.6.1 条件
6.6.2 最简单的条件判断
6.6.3 命令true与命令false
6.6.4 命令test与命令[
6.6.5 { }与( )
6.6.6 条件结构if
6.6.7 case结构
6.7 循环结构
6.7.1 while结构
6.7.2 expr:计算表达式的值
6.7.3 for结构
6.7.4 break与continue
6.8 函数
6.9 shell开关和位置变量
6.9.1 set:设置B-shell内部开关
6.9.2 set:设置shell位置变量
6.9.3 shift:位置变量的移位
第7章 进程控制与进程间通信
7.1 进程控制
7.1.1 进程的基本概念
7.1.2 fork:创建新进程
7.1.3 exec:重新初始化进程
7.1.4 wait:等待子进程运行结束
7.1.5 xsh0.c:最简单的shell
7.1.6 vfork和_exit
7.1.7 system:在程序中运行一个命令
7.1.8 ps:列出进程的状态
7.2 信号
7.2.1 信号的产生及信号类型
7.2.2 kill:发送信号
7.2.3 信号的捕捉与处理
7.2.4 longjmp:全局跳转
7.2.5 信号对进程执行的影响
7.2.6 sleep, pause与alarm
7.2.7 trap命令:shell对信号的处理
7.3 进程与文件描述符
7.3.1 内核中的文件打开结构
7.3.2 文件描述符的继承和复制
7.3.3 管道操作
7.4 消息队列
7.4.1 有关的系统调用
7.4.2 程序举例
7.4.3 消息队列的特点
7.4.4 死锁
7.4.5 命令ipcs和ipcrm
7.4.6 有关的主要系统参数
7.5 信号量
7.5.1 创建或获取信号量组
7.5.2 信号量组的控制
7.5.3 信号量操作
7.5.4 相关命令和系统参数
7.6 共享内存
7.6.1 创建或获取共享内存段
7.6.2 获取指向共享内存段的指针
7.6.3 共享内存段的控制
7.6.4 相关的命令和系统参数
7.7 信号量和共享内存使用举例
7.8 内存映射文件I/O
7.9 文件和记录的锁定
7.9.1 设置文件锁定的必要性
7.9.2 锁定操作
7.9.3 使用举例
7.9.4 咨询式锁定和强制性锁定
7.9.5 死锁
7.9.6 文件锁的隐式释放
7.9.7 获取记录的加锁状态
第8章 网络程序设计
8.1 概述
8.1.1 socket
8.1.2 TCP与UDP
8.1.3 网络字节次序
8.2 TCP客户-服务器程序
8.2.1 TCP客户端程序
8.2.2 最简单的TCP服务器端程序
8.2.3 多进程并发处理的TCP服务器端程序
8.3 与socket有关的系统调用
8.3.1 socket:创建一个socket
8.3.2 bind:指定本地端点名
8.3.3 listen:开始监听到达的连接请求
8.3.4 accept:接受一个连接请求
8.3.5 connect:建立连接
8.3.6 read和write:接收和发送
8.3.7 send/sendto和recv/recvfrom
8.3.8 fcntl:无阻塞I/O
8.3.9 getpeername:获取对方的端点名
8.3.10 getsockname:获取本地的端点名
8.3.11 shutdown:禁止发送或接收
8.3.12 close:关闭一个连接
8.3.13 getsockopt,setsockopt和ioctl
8.3.14 库函数
8.4 单进程并发处理
8.4.1 select:I/O多路转接
8.4.2 单进程并发处理的TCP服务器端程序
8.5 UDP通信
8.5.1 UDP客户端程序
8.5.2 UDP服务器端程序
8.6 与TCP/IP通信相关的命令
8.6.1 查看IP接口状态
8.6.2 打印IP路由表
8.6.3 协议统计信息
8.6.4 查看连接和端点名
附录A ASCII码表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