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生活时尚育儿/成长家庭教育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

定 价:¥20.00

作 者: (法)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著;王文融译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丛编项: 名著名译插图本
标 签: 其他小说

ISBN: 9787020044382 出版时间: 2004-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404 字数:  

内容简介

  《情感教育》发表于一八六九年,是法国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继《包法利夫人》(1857)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福楼拜出生于法国鲁昂,父亲和兄长都是外科医生。他忧郁早熟,狂放不羁,富于浪漫气质。自幼酷爱文学,阅读了大量经典作品,中学时代便开始习作。一八三六年在特鲁维尔海滨度假时,他与音乐出版商、《音乐报》创刊人施莱辛格的妻子艾丽莎相遇,对她一见钟情。这位比他大十一岁的女子给了他创作《狂人回忆录》(1838)和《十一月》(1842)的灵感,并成为小说《情感教育》中阿尔努夫人的原型。一八四一年,福楼拜中学毕业后,根据父母的意愿到巴黎法学院学习。一八四四年,他突发癫痫状疾病,只得中断学业。两年后父亲和姐姐相继去世,他与母亲和外甥女定居鲁昂近郊的克鲁瓦塞。从此他靠遗产为生,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情感教育》的第一稿写于一八四三至一八四五年,但福楼拜并不满意,将它束之高阁。一八六四年九月,他着手写第二稿,于一八六九年五月完成。小说的副标题是《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主人公弗雷德里克·莫罗出身于外省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十八岁那年来到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只对文学艺术感兴趣,试写过小说和华尔兹舞曲,还跟人学习绘画,但都半途而废。他深深爱上了画商阿尔努的妻子玛丽。玛丽虽不爱丈夫,但恪守妇道。后来,她终于被莫罗的一片痴情所打动,答应与他约会。时值一八四八年二月,巴黎爆发了革命。莫罗为了这个约会,没有去参加民众的游行。但玛丽因儿子突患假膜性喉炎,未能赴约。绝望之余,莫罗投入交际花萝莎奈特的怀抱。两人同居并生下一个儿子,不久儿子不幸夭折。莫罗与出身贵族的实业家当布勒兹交往,为了进入上流社会,他成为当布勒兹夫人的情夫。实业家去世后,两人准备结婚。但在破了产的阿尔努夫妇的家具拍卖会上,当布勒兹夫人的举动深深刺伤了莫罗的心,于是他与这位贵妇人一刀两断。他万分沮丧地回到家乡,心里尚存一线希望:与一直爱恋他的乡下姑娘路易丝共结连理。可是在教堂的广场上,他恰遇路易丝与他的老同学戴洛里耶举行婚礼。莫罗羞愧难当,返回了巴黎。一八六七年的一天傍晚,阿尔努夫人突然来访,两人万分激动,互诉衷肠。她剪下一缕白发留给莫罗作纪念,与他诀别。

作者简介

  福楼拜出生于法国鲁昂,父亲和兄长都是外科医生。他忧郁早熟,狂放不羁,富于浪漫气质。自幼酷爱文学,阅读了大量经典作品,中学时代便开始习作。一八三六年在特鲁维尔海滨度假时,他与音乐出版商、《音乐报》创刊人施莱辛格的妻子艾丽莎相遇,对她一见钟情。这位比他大十一岁的女子给了他创作《狂人回忆录》(1838)和《十一月》(1842)的灵感,并成为小说《情感教育》中阿尔努夫人的原型。一八四一年,福楼拜中学毕业后,根据父母的意愿到巴黎法学院学习。一八四四年,他突发癫痫状疾病,只得中断学业。两年后父亲和姐姐相继去世,他与母亲和外甥女定居鲁昂近郊的克鲁瓦塞。从此他靠遗产为生,专心从事文学创作。

图书目录

暂缺《情感教育》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