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终于画下全书的最后一个句号时,心里有种如释重负之感。离我们结束旅行的时间已将近6年,竟然比我们旅行中国的时间还要长。不过,时间沉淀下来的肯定是已经渗入我们生命中永远不舍得忘却的回忆。在讲究出版效率的今天,我们这本迟到的书很可能不会有什么市场,对出版社我们满心愧疚。本来,书稿早就可以完成,但因为其间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才拖延到了今天。与其说这些极为幼稚的涂抹是写给读者看的,不如说这是我们准备留给自己最珍贵的纪念。在旅行结束后我们曾有三个计划:办展览,出画册,再出一本书。前两个早在1999年就已实现,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曾一度放弃了出书的念头,可又总是于心不甘,总觉得缺了这最后一笔,我们将遗憾终生。因此,十分感谢商务印书馆对我们的宽容,他们耐心的等待让我们终于有了圆梦的机会。书中的人和事、情和景都是我们当时旅行的真实记录。因此,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对照当时的境况肯定会有很多出入。我们虽然走过了许多地方,却不敢说已经见识了中国,因为中华大地每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可以说,如果再走一次我们曾走过的路,定然会是一次全新的旅程,会有一番全新的感受。(二)旅行,是我们的一段人生历程。从1995年3月8日到1998年8月8曰,1277天,在此漫长又飞快的时间里,天地间有我们在行走!选择长时间的旅行必然要付出代价,但这是出于自愿,因此痛苦也成为一种“享受”。如果说走全国是我们对未知领域的旅行,那么写全国,却是重新在心里“旅行”一次。文字成了延伸足迹的一种象征,连系着最亲切、最美好、最不能割舍的经历。1277个日子,我们享受过程多于享受结果,虽然结果是我们的目的。这些文字就是一些片断的记录和见证,虽然到了字里行间已经看不出大喜大悲,但也还依稀可以辨认这些足迹如何走来。毕竟,在我们一生的“旅程”之中,此行必定是最重要的一章。然而,由于旅行之中,好与不好的全发生过,有趣无趣,点点滴滴,仅凭一本书是无法一一尽述的,余下最丰溢的留待日后的生命慢慢细嚼。(三)旅行中,我们跟很多擦肩而过的人都有一段好因缘,也许因着一次问路,也许因着朋友的介绍,也许因着……此一树彼一树,虽若渺不相属,而实可以异株而同根。每一缘之所发,都沟通了两个远离的生命。为我们而开的门,为我们摆设的桌,即便再简单,也会比宏伟的名胜留下更深的印象。1277个日子里,我们是受人布施的托钵人。我们无限感激为我们带来美好事物的人:父母、好友,以及许多并不相识却慷慨地给予我们那么多养分的人们。这本小书,就算是一份极渺小的,却是诚挚的回报吧。当然,我们知道,生命中另一种新的、更艰难也更漫长的旅行又要开始了。感谢我们的挚友《人民日报》记者许立群,她为本书做了大量的文字修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