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用两年时间,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的日本遗孤情况进行了大范围调查,查阅了3800名日本遗孤的档案材料,走访了100余名留华未归的日本孤儿和尚健在的中国养父母。在此基础上,对日本遗孤问题产生的背景、被中国养父母抚养的经过、回日寻亲的历程等进行研究与分析,赞美了中国养父母伟大的养育之情,留下一段可歌的真实历史。本书前言序言:所谓日本遗孤,是指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侵略者撤退和遣返期间,遗弃在中国并被中国人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儿。遗孤中既有军政人员的子女,又有工商界的后裔,但最多的是日本开拓团的后代,总人数在4000人以上,分布于中国的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90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如此众多的战争孤儿遗弃在当时尚未结束战争状态的敌性国家中,且被遭受过日本侵略者奴役和蹂躏的这一国家的人民所收养,这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日本遗孤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历史问题。日本遗孤绝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特殊群体,它自身既带有深刻的历史烙印,又反映着内在的因果关系。就其根本原因来说,日本遗孤是日本军国主义所推行的移民侵略政策的产物。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但到了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开始疯狂侵略中国,在武装占领的同时,还向中国东北大量移民,妄图变中国为其永久殖民地。早在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便开始陆续向中国东北移民,不过当时人数不多,尚处于起步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开始推行移民侵略政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中国东北移民,大批日本军政人员、工商界人士和武装移民,纷纷侵入东北。1936年日本广田弘毅内阁,提出要在20年内向东北移民100万户、500万人的庞大移民计划。这一移民数字占当时日本农业人口的1/4和东北预计总人口的1/10。实际上,截至1945年底止,日本在东北移民人数达166万人,其中农业移民达32万人,日本遗孤问题的产生恰恰源于日本大规模的移民侵略。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迅速出兵东北,数十万关东军顷刻瓦解,缺少军队保护的日本军政、工商和开拓团民,被迫紧急撤退,向沿海集中,以期乘船回国,从而出现了百万逃难大军。据调查,日本遗孤中的绝大多数是开拓团在撤退时遗留下来的。特别是分散于吉林、黑龙江的开拓团民们(其中多为妇孺老弱),在紧急撤退中,昼伏夜行,跋山涉水,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港口城市奔逃,一些人饥寒交迫,身患疾病,途中死亡,她们身边的孩子便成了流落荒山野岭、街头巷尾、车站码头附近的孤儿;还有的父母在溃逃中为了不让孩子病死、饿死、冻死,就把他们送给中国人抚养;也有的父母为了自己逃命,把不便于携带的婴幼儿抛弃于路旁郊野,任狼撕狗扯,被中国人抱回收养;更有甚者,当时的一些死硬法西斯分子,在溃逃中对自己的同胞实行集体屠杀,侥幸大难不死的孤儿被中国人捡回家中抚育。从灾害学的角度来看,日本遗孤无疑成为战争灾难的受害者。日本遗孤在随父母逃亡过程中,所遭遇的不幸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他们在被收养前,有的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有的疾病缠身,伤痕累累;有的冻饿交加,气息奄奄。从档案材料看,绝大多数的战争孤儿在被收养时都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饱尝了种种磨难。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才使这些本该依偎在父母身边享受天伦之乐的孩童沦落为孤儿,并被遗弃在异国他乡。但日本遗孤又是幸运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这些遗留在中国土地上的敌国儿童并没有以暴易暴,而是施之以德,以博大的胸怀将他们收留下来。正如聂荣臻元帅所说:“孩子是无辜的,应该让所有人明白,敌人虽然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和儿童,但我们绝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抗战胜利后,尽管当时中国人民处境仍十分困难,但对那些走投无路、生命垂危的日本遗孤,却伸出仁爱之手,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拯救出来,并用自己的乳汁和从口中省下的粮食将他们喂活养大。同时,节衣缩食,千方百计地供他们上小学、中学、大学,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在他们成年后,又用自己的全部积蓄为其操办婚嫁,成家立业。中国政府对日本遗孤政治上信任,生活上照顾,工作上重视,使他们虽生活在异国他乡,但同样享受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和国家的保护,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幸福地成长起来,从而谱写了人类历史上生命与爱的壮美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