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意”这一理论术语有特殊的含义与地位。从南朝开始,以意论文的诗话直至明清,盛而不衰。在这些文论中,意的内涵虽不尽相同,出发点也不完全一样,但都强调意在文学创作中的灵魂、统帅、核心功能。早在南朝,范哗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就明确提出:“文章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这种意在文中的“主”的地位,陆机在《文赋》中以“辞”和“意”相对举,说得更确切:“辞程才而效伎,意司契而为匠。”此外,还有清人刘熙载的《艺概》在引述中概括出“尚意”的精神,袁枚《续诗品》中提出的“崇意”一品等,都道出了我国古代文论中“意”的实质及其在我国传统文论中的核心内容。我国文艺心理学的奠基人朱光潜先生曾说:“意是情感思想的合称。”①他又说:“文艺大体上是用具体情境(所想的象)表现情感,所以意是情感饱和的思想。”②。在文学创作中,这个情感与思想的动态组合体起着创作动力的作用。清代诗人沈德潜《说诗晬语》中提出写诗要“以意胜而不以字胜”,并认为写诗要“意在笔先”。他说:写竹者必有成竹在胸,谓意在笔先,然后着墨也。惨淡经营,诗道所贵。倘意旨间架,茫然无措,临文敷衍,支支节节而成之,岂所语于得心应手之技乎。清代诗论家冒春荣在《葚原诗说》中也提出作诗要“必先立意”:学诗者每作一题,必先立意。不能命意者,沾沾于字句,方以避熟趋生为工。若知命意,迥不犹人,则神骨自超,风度自异。“意在笔先”说的就是意与笔(篇章结构、故事情节及语言文字的表达)的关系。“意”与“笔”之间是一种有机的生命联系。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论画竹时曾说:竹之始生,一寸萌茸,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苏轼所论虽属绘画,但同样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画竹时满足于“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画出来的东西却不像竹。这是因为只停留在表面上“笔”的勾勒,即使画得同眼前长在土中的竹一模一样,人们看了依然感到是一棵缺乏生机的死竹。相反,如果画竹者成竹在胸,真正认识了竹,理解了竹,那么即使没有依样画葫芦,而是信笔挥就,人们欣赏起来却可能是一棵神形兼具、意味深长的“活”竹。创作之文辞,如果不是意之率先命笔,而是临文敷衍,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要么就下笔千言,不着边际,要么就茫然无措,不知所云,结果文学形象活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