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内容丰富、论述准备有力,尤其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阐释既深刻而又富有创造性,是学理性、政治性和政策性的高度统一。该书是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部力作。本书前言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开拓前进,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实践创新同理论创新结合起来,始终保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既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继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党中央高度重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理论研究也不断推出新的成果。周振国同志在河北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岗位上,长期从事党的理论工作,注重把理论教育、理论宣传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方面既有专著出版,也常有论文见诸报端。1999年初,他出版了《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专题论文集。现在,他又选出党的十五大以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22篇论文,以《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书名出版,这对于进一步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向作者表示祝贺!看了这本文集中的文章,我感到,首先作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研究阐发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不仅深入地探讨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过程,对其体系结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而且对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和阐发。其次,从哲学的高度,特别是从哲学方法论切入,研究阐述邓小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有新的概括。再次,联系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用新的理论观点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有鲜活的现实感。这样,一方面深化了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做好实际工作,这与作者的工作领域密切相关。最后,我感到文集中论文观点明确,资料翔实,语言朴实,表达通顺。这一点可以说是理论工作者的群众观点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断发展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继续发展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深入分析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和执政理论研究,是党的理论工作面对的重大任务,也是时代所赋予的重要责任。我相信,河北省广大理论工作者一定会肩负起这一重要责任,积极投身理论研究和宣传的工作,主动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要求,紧密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向人民奉献更多的优秀研究成果,充分发挥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实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社会价值。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党的生命工程,值此重要时刻,振国同志的《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版,我在表达祝贺和希望的同时,也向读者推荐这本书。是为序。2004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