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再版 序/何辉5
原版 序/何辉因不“思”而无知是可悲的,因“思”而发现无知则是令人欣慰的。 3
广告表现手法在广告创意的过程中并不占据首要地位,寻找某种和潜在消费者相关的奇特确定性才是关键。 52
电影导演如果能够捕捉到大众意志,那么其意志就可在大众意志和商业意志之间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这也许就是导演创意力量的秘密所在。 75
电视剧电视收视率给商业意志提供了方向,而意志指向的是那些可以带来广告费和赞助的作品。目录第一章商业艺术的创意秘密/1 77
体育体育项目包含的不确定性越大=体育项目的魅力越大=体育项目的商业价值越大。 92
其他有关商业艺术创意的问题商业艺术家(创意者)需建立与消费者的心灵互动,发挥艺术的“特洛伊木马”的力量,而不是简单地屈从于消费者的意志或其他任何商业意志。 100
开思考的空间创意的秘密必须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中去发掘。 101
内心深处的两个问题一是人不知“存在”何时开始存在;一是人不知“我”的存在开始于何时。 106
不确定性与创造的动因为减少不确定性的努力,对增加确定性的追求就是创造的动因。 109
不确定性的绝对性一切皆是创造,而不确定性本身就是创造的动因。 第二章创造的动因/101
创意的秘密2 第三章泛创造/109 110
泛创造人类的“创造”是不同于“一切皆是创造”中的“创造”的。我们把“一切皆是创造”所指的“创造”称为“泛创造” 114
意义重大的“关节点”从无机物直到人出现的过程中,伟大的创造的“关节点”的出现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人的意识的出现。有意识的人使自己的创造有别于“泛创造”。人类创造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较明显的意识性、能动性。 117
人类的超越人类创造注定是不断制造不均衡、不和谐,而又不断追求均衡与和谐的活动。人的意识的出现使人有了超越“泛创造”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随着完全意义上的“人”的形成成为必然性。 118
第二泛创造世界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构成了“第二泛创造世界”。“第二泛创造世界”直接影响人类的精神,要人类精神创造出某些东西来实现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内部的均衡与和谐。 123
物质产品的创造妄图(也许是无意识地、不自觉地)用原本为满足肉体需要而创造的物质产品来取代为满足精神需要而创造的物质产品去满足精神需要。这其实导致了精神的萎缩症。第四章人类创造/117
127精神产品的创造人的精神需要可以对肉体需要产生控制和调节作用,有可能使为满足肉体需要的物质产品的创造摆脱无节制的状态。 128
人类的创造系统当人类对“泛创造”固有的均衡与和谐的破坏超过了一定的界限,无限制地牺牲“泛创造”产物的自然进程,那么,人类就要不可避免地开始以缩减整个人类自身出现——发展——灭亡的时间为代价了。 137
人类:自身创造的物质产品人类自身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人类对自身的创造就是人类的繁殖,具体到个体而言就是对新生命的创造——这种创造最终通过生育得以实现。 142
因精神需要而创造人类为满足精神需要而创造的物质产品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为创造精神产品的载体而创造的物质产品;第二部分是作为精神产品载体的物质产品。 151
狭义的“精神创造世界”狭义的“精神创造世界”中的精神产品的创造产生于强烈的相对独立的精神需要。强烈的相对独立的精神需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以相对于肉体需要形成很大的独立性,甚至可能促使人否定肉体需要甚至肉体的存在以求某种精神需要的满足。 153
“爱”与创造爱情创造是人类的精神需要;爱情正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我们在此可以说人类自身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要——爱情创造需要的创造产品,人类自身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爱情的物质载体。理性是哲学用来否定不确定性的工具,而通过理性的思考来否定不确定性则是哲学对不确定性进行否定的途径和方式。 162
哲学创造不同哲学家对“第一的和终极的事物”的不确定性的否定也就是使这种不确定性在被不同哲学体系否定的过程中得以衍生、繁殖,从而在哲学本身之中形成了不同维度和不同层次的新的不确定性。 163
艺术创造艺术被认为是最富创造精神的领域,艺术作为精神创造产品有多种形式。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是对不同的不确定性的否定,而不同的不确定性的否定又往往被认为是对各种不同的“美”的创造。 183
科学创造科学向哲学的复归,科学理性和哲学理性的和好、智慧和知识的和好很可能使人类有幸处于一种接近自然界固有的均衡与和谐的良好的存在和发展状态。 189
创造性思维的秘密如果我们试图说人类创造性思维就是宇宙运动形式——具有创造力的运动形式的印迹的运动,那么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在宇宙的一般物质中找到宇宙运动形式的印迹,这样子我们才能把最初的宇宙的运动形式和人类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物质发展的过程较有信心地联系在一起。 199
有不可磨灭的“光斑”吗如果宇宙能在自然万物——包括人的肉体中留下自己运动形式的奇妙“光斑”的印迹,那么它难道不能也给予人的精神、人的思维以同样的恩赐吗?也许它——宇宙所给予人的精神、人的思维的恩赐远胜于它所给予其他自然万物的恩赐,抑或人的精神、人的思维竟是它的“光斑”本身? 215
创造性思维与不确定性创造性思维企图通过创造新的确定性来实现思维之完美只是各种具有创造力的运动形式对其固有完美的追求。“创造性思维”就是:能创造具有“关节点”性质的新的确定性的思维活动。 第五章创造力·创造性思维/189 221
创造性思维有规律吗“创造性思维”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应和宇宙运动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有所联系。宇宙的发散、聚合、分离、混沌等运动的协同作用形成了宇宙的伟大创造力;思维的发散、聚合、分离、混沌运动形成了思维的神奇创造力。 231
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创造性思维差异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有很强的逻辑性、解析性。这是和中国人思维的强烈的直觉性、模糊性相对的。中国人因为创造性思维具有强烈的模糊整合性特点,所以发展了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科学。西方人创造性思维的逻辑解析性决定了西方科学不断追求细节问题的发展趋向。 234
古老神话的启示中国人的创造性思维有较强的模糊整合性,西方人的思维有较强的逻辑解析性;中国人的创造性思维有较多的聚合思维,西方人的创造性思维有较多的分离思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一直把自然放在最高的位置,不论哲学、艺术,或是文学、科学都强调“天人合一”、“物我同化”,西方人不强调人和自然的融合,而强调怎样揭开自然之谜进而征服自然。 248
创造性与孤独创造主体通常通过否定不确定性来肯定新的确定性的存在。新的确定性产生之初总是“孤独”地存在于创造主体的思维中。新的确定性的存在使创造主体的思维世界有一个本质“孤独”的部分,创造主体因此必然经历一个“孤独”的过程。 250
伟大无私的创造创造者本人在内心体验到不可遏制的“给”的力量,这种力量促使其去创作。这种“给”是向世界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当然不是为了报酬,而是因为“给”——通过艺术、科学、哲学等创造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