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为中国原产的珍贵果树,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栽培猕猴桃的记载。长期的封建统治、闭关自守、战乱等因素造成社会落后,致使这一宝贵的资源未被重视利用。20世纪初,猕猴桃被新西兰引去,经多年试验,首先栽培成功,并迅速发展,于1943年开始出口,打进世界市场。由于它的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经济价值高,引起先进国家的瞩目。美、英、法、德、日、意和俄、印、澳等国竞相发展,被誉为世界上的“新兴果树”。到目前为止,新西兰的猕猴桃仍占领世界市场,成为新西兰的三大出口产品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虽逐渐开始资源调查和研究,但并未形成规模。自1978年开始,全国组织了猕猴桃科研大协作,全面展开了猕猴桃的资源调查、良种选育、栽培技术和贮藏加工等项目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由原来的野生状态逐渐转向栽培生产,由1978年以前的0.66公顷发展至1992年的1.2万公顷的栽培面积,有力地推动了猕猴桃业的发展。猕猴桃的主要栽培种是果大、质优的“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而山东省没有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这一资源。笔者于1974年开始进行对中华猕猴桃的引种研究。几经周折,终于在1980年使中华猕猴桃在山东省首次结果。20多年来经布点、观察、研究证明:中华猕猴桃适应能力很强,在山东大部分地区生长旺盛结果良好,并可露地越冬(越冬性高于葡萄)栽培。就其本身的优良特性,它将为山东的果树业增添一支新的力量。为了使祖国的宝贵资源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利用,使其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服务,为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民的早日脱贫致富贡献力量。希望这种“新兴果树”,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为适应当前果树生产发展的需要,根据20多年来对猕猴桃试验、栽培、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编写了这本册子,以供各地科研、教学、果树科技工作者及猕猴桃生产者、爱好者的参考。本册子得以问世,多赖于20多年来各级有关领导、师长、同仁和部分同学们的热心支持和帮助,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遗漏和缺点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作者199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