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绪论
1.1引言
1.2装载机发展简史
1.3分类和基本结构
1.4型号和技术参数
1.5技术参数定义
2液力-机械传动系统
2.1传动系统基本结构和原理
2.2变速箱和变矩器
2.3典型液力-机械传动系统
3液压-机械传动系统
3.1概述
3.2行走传动系统
3.3行走液压系统
4电动装载机的动力系统
4.1电动装载机的传动系统
4.2动力系统结构和特点
5双泵轮液力变矩器及滑差离合器
5.1双泵轮液力变矩器在装载机上的应用
5.2双泵轮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结构
5.3滑差离合器及离合器控制阀的结构和原理
5.4SBYB-465K型双泵轮液力变矩器
5.5滑差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5.6双泵轮液力变矩器的试验研究
5.7双泵轮液力变矩器的选型及有效直径的计算和选择
5.8滑差离合器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6液压系统
6.1液压系统原理
6.2工作机构主控制阀
6.3工作机构先导控制阀
6.4流量控制阀
6.5遥控装载机的遥控液压系统
7液流流经滑阀时的液动力计算
7.1概述
7.2转斗滑阀液动力的计算
7.3动臂滑阀液动力的计算
8工作机构
8.1工作机构类型
8.2新型工作机构设计
8.3装载机的铲掘方法
8.4典型工作机构
9制动系统
9.1概述
9.2制动器类型和结构
9.3典型制动系统
9.4多盘湿式制动器
10装载机的噪声控制
10.1概述
10.2发动机噪声
10.3风扇噪声
10.4排气与进气噪声
10.5变速箱噪声
10.6传动轴噪声
10.7液压系统的噪声
10.8设备总噪声
11装载机行驶时的动力分析和稳定性计算
11.1装载机行驶时的功率平衡和牵引平衡
11.2装载机行驶时最大坡度、加速时间及路程的确定
11.3装载机沿曲线的运动
11.4装载机的制动
11.5装载机的纵向稳定性计算
12装载机的总体参数计算
12.1装载机生产能力、斗容和额定载重量的确定
12.2装载机型号和台数的确定
12.3装载机各种阻力和设计参数的确定
12.4确定露天轮胎式装载机设计参数的概略计算法
12.5露天装载机总体参数计算步骤
13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13.1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及分类
13.2液力变矩器的计算方程式和各种特性曲线
13.3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速度特性曲线
13.4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计算法和图解计算法
13.5液力变矩器尺寸的选择
13.6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14装载机传动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14.1概述
14.2液力变矩器的选择与设计
14.3一档和最高速度档传动比的确定
14.4档数和中间档传动比的确定
14.5传动比的分配
15机械零件简易实用疲劳强度计算法及载荷折算系数的确定
15.1概述
15.2机械零件简易实用疲劳强度计算法的原理
15.3确定载荷折算系数KQ值的公式推导
15.4载荷折算系数的性质和计算
15.5相对载荷分布函数F(γ)的数学方程式
15.6在五种典型载荷下分布函数F(γ)图形的绘制和KQ值的确定
15.7各种机械载荷折算系数KQ值的确定
15.8简易实用疲劳强度计算方法在轴类零件中的应用实例
16装载机传动系统齿轮疲劳强度计算
16.1概述
16.2装载机传动各部件最大载荷和计算载荷的确定
16.3综合影响系数K值的选择与确定
16.4许用应力的确定
16.5齿轮疲劳强度计算
17装载机轴类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7.1轴类零件一般疲劳强度计算方法
17.2装载机等轴类零件疲劳强度的简易计算方法
17.3例题和各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17.4结论
18装载机滚动轴承的疲劳强度计算和CAD辅助设计
18.1概述
18.2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公式推导
18.3寿命计算公式的修正
18.4基本额定寿命L10的确定
18.5轴承设计的CAD辅助设计系统
18.6结论
19过载对装载机零件寿命的影响
19.1概述
19.2机械零件的寿命随载荷而变
19.3寿命与载荷关系的公式推导
19.4平均载荷载荷幅对寿命影响的曲线
19.5电气元件的寿命随温度而变
19.6计算实例
19.7结论
20机械零件受不稳定变应力时的寿命计算和电算法
20.1概述
20.2机械零件疲劳寿命计算公式的推导
20.3相对损伤值αp的公式推导
20.4计算实例
20.5寿命计算的电算法
21载荷谱的间接确定及疲劳强度计算
21.1不可测机械零件载荷谱间接确定的理论根据
21.2主减速器齿轮轴(不可测零件)载荷谱的间接确定及疲劳强度计算
21.3计算实例及与其它计算方法的比较
22装载机的机电一体化及发展方向
22.1机电一体化发展概况
22.2装载机机电一体化的目的
22.3装载机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22.4装载机的发展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著作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