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政治建设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员会
一、组织建设
二、思想理论建设
三、统一战线工作
第二节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
一、地方性法规的制定
二、监督工作
第三节 贵州省人民政府
第四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六节 民主党派和工商联
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贵州省委员会
二、中国民主同盟贵州省委员会
三、中国民主建国会贵州省委员会
四、中国民主促进会贵州省委员会
五、中国农工民主党贵州省委员会
六、中国致公党贵州省委员会
七、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员会
八、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
第七节 群众工作
一、工会工作
二、青年工作
三、妇女工作
第八节 对台工作、侨务工作和宗教工作
一、对台工作
二、侨务工作
三、宗教工作
第九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三、开展“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
第十节 民兵、兵役和人民防空
一、民兵工作
二、兵役工作
三、人民防空工作
第二章 政法工作
第一节 审判工作
第二节 检察工作
第三节 公安工作
第四节 司法行政工作
第三章 民族团结进步
第一节 民族工作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三节 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
第四章 经济发展
第一节 农业和农村经济
一、农村改革与发展
二、种植业
三、畜牧水产业
四、林业
五、乡镇企业
六、绿色产业
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工业
一、工业布局与结构调整
二、国有企业改革
三、轻工业
四、能源工业
五、原材料工业
六、机械电子工业
七、国防科技工业
第三节 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
一、公路运输
二、铁路运输
三、航空运输
四、内河航运
五、电信事业
六、邮政事业
第四节 流通与市场
一、国内贸易
二、粮油流通
三、市场体系建设
第五节 城乡建设
一、城市规划和管理
二、市政设施建设
三、大中城市建设
四、小城镇建设
五、乡村建设
六、房地产业的崛起
七、建筑业的发展
第六节 财税金融
一、财政
二、税务
三、金融保险
第七节 扶贫攻坚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贫困地区的关怀
二、中央和国家机关对贵州的帮扶
三、实施扶贫攻坚计划
四、学习“大关精神”
五、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四市对口帮扶贵州
六、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的帮扶
第八节 经济管理
一、发展计划管理
二、国有资产管理
三、统计工作
四、物价管理
五、工商行政管理
六、质量技术监督
七、审计工作
八、土地管理与测绘事业
九、地质勘探工作
第九节 经济结构调整
一、产业结构调整
二、所有制结构调整
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五章 旅游业的发展
第一节 美丽迷人的天然公园
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
二、龙宫风景名胜区
三、红枫湖风景名胜区
四、织金洞风景名胜区
五、氵舞阳河风景名胜区
六、赤水风景名胜区
七、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
八、樟江风景名胜区
九、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十、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
十一、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
十二、赤水桫椤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
第二节 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
一、民族节日
二、民族礼俗
三、民族歌舞
四、民族体育
五、民族服饰
六、民族建筑
第三节 特色鲜明的文物古迹
一、考古发掘及文化遗址
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历史文化名城
第四节 旅行社和主要宾馆
第六章 科教兴黔战略
第一节 科学事业的发展
一、科技计划与科技成果
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科技队伍建设
四、群众科普活动
五、科技体制改革
六、知识产权保护
七、科技情报
八、社会科学
九、决策咨询工作
第二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基础教育
二、职业教育
三、普通高等教育
四、成人教育
五、民族教育
六、希望工程
七、教育体制改革
第七章 开放带动战略
第一节 改善投资环境
第二节 招商引资活动
第三节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一、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二、“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
三、与沿海省、市的经济技术协作
四、“一省四市”经济协作
第四节 对外贸易
第五节 开发区建设
一、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六节 对外交流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节 计划生育
第二节 生态建设
一、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建设与综合开发
二、贵州省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四、普定生态重建与发展工程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与保护
一、国土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二、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三、生物等优势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第四节 城市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一、城市大气污染治理
二、城市水污染防治与饮用水源保护
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四、红枫湖、百花湖治理工程
第五节 环境法制建设
第六节 环保国际合作交流
第九章 文化事业
第一节 文学艺术
一、文学创作
二、艺术创作
三、专业艺术表演
第二节 群众文化
一、群众业余文化
二、民族民间文化
三、少儿文化
四、群众文化建设“三大工程”
第三节 新闻出版
一、报纸、期刊
二、出版
三、印刷与发行
四、著作权管理
第四节 广播、电影和电视
一、广播
二、电影发行与放映
三、电视
第五节 档案、图书和文史
一、档案
二、图书
三、文史
第六节 文物博物
一、文物保护与陈列
二、文物考古
三、民族民间系列博物馆
第十章 社会发展
第一节 卫生保健
一、医疗卫生
二、卫生防疫
三、妇幼保健
第二节 体育事业
一、竞技体育
二、群众体育
第三节 社会保障
一、老龄工作与养老保险
二、失业保险
三、其他社会保险
第四节 民政福利工作
一、“双拥”工作
二、优抚安置工作
三、救灾救济
四、社团管理
五、殡葬管理
六、福利事业
七、社区服务
八、残疾人事业
第五节 劳动工资与就业
一、劳动就业
二、工资制度改革
第六节 住房制度改革
第七节 人民生活
一、农村居民生活
二、城镇居民生活
第十一章 地区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贵阳市
第二节 遵义市
第三节 六盘水市
第四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第五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第六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第七节 安顺地区
第八节 毕节地区
第九节 铜仁地区
第十二章 附录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附:贵州1998年行政区划表
第三节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第四节 大事年表(1949~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