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是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张琼郁教授生前根据长期教学实践并结合现代印度尼西亚语的发展编写的。它可以供语法课或配合精泛读教学使用。也可以作为印度尼西亚语学习者的自修材料。(二)本语法为已学过一两年印尼语、对印尼语已有初步知识和实践基础的学生编写的。本语法为他们接触过的语言现象,从语法角度加以较系统的归纳,而对没接触过的语言现象,也进行较系统的阐述,使他们在语法方面有较巩固、较系统的知识和独立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三)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过去编写的语法初稿(1947年及1958年前后)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方法上既不能有的放矢,而且由于近年来印尼语的迅速发展,内容上也必需有所改变。因此,才着手重新编写了这本语法。本书不作纯理论探索,主要以现代印尼语的实践为研究、讨论对象,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为目的,故可名之为《现代印尼语语法》或《印尼语实用语法》。(四)在编写体系上,全书分三大部分:(1)词类:(2)构词法;(3)句法。根据我国学生的特点,以构词法与句子分析作为重点。在各章中,也针对我国学生的主要问题,对常见、易误、难解的语法现象,作重点叙述,并尽可能同汉语进行比较。为便于教学,对三大部分及各章内容的安排,尽量做到“可分可合”:拆散教学时,各个语法现象即可独立成章,重点突出;合起来,则全书各章节之间互有联系,不失其系统性。(五)为便于从多方面进行反复比较,扩大思路,提高应用和实践能力,本语法列举大量例句,在每节或每章之后,再编选一些“综合例句与练习”,练习以翻译句子为主,间插以短文。这些“综合例句与练习”都选自书报刊物及文件,以加强其实用性。(六)例句多摘自原著,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现象、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地理、体育、一般生活等各方面。在能说明语法现象的前提下,选取能扩大知识面,有实用价值、有教育意义的例句。(七)在说明每种语法现象,特别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时,所举例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典型性——能典型地说明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2)普遍性——例子包括口语、笔语各个学科领域(政、经、文教、科技、史地等),但以日常生活性的内容为主,生僻例子不作正面例句。(3)实用性——例句本身以提高学生语言实践为主要目的,同时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4)简明性——例句要注明出处,尽可能录用原句全文。但应删去与要说明的语法现象无关的部分。要重点突出,使读者一目了然。(九)本书出版前,承蒙伍英光、陈文献等同志协助校阅,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