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理、法、方、药 皆自成一体,为中华传统文化之宝贵财富。学医之始,先明药性,悬壶之前,熟背汤头。立方用药,为中医临证最重要之根本,所选用的方剂(汤头)确当与否直接影响着疗效的好坏。中医之方剂,繁若群星,古往今来之医家为更好地掌握常用方剂,曾编撰多种方剂(汤头)读物。清初汪昂所撰之《汤头歌诀》,乃其中之佼佼者。汪氏之《汤头歌诀》“以所主病证括入歌中,间及古人用药制方之意,某病某汤,门分义悉;理法兼备,体用具全,千古心传,端在于此。实医门之正宗,活人之彀也。……以此提纲挈领,苟能触类旁通,可应无穷之变也”。(《汪氏汤头歌叙》)故“风行之久矣,初学者每手置一编,熟诵而心记之”(严苍山氏《汤头歌诀》序)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实为查林所罕见。近三百年来风行极广,久为后人所传诵。后严苍山氏又增百余首以治温热病为主的常效方剂,使其更为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