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歌自七十年代至今已近30年,尽管每一时期的精神氛围和物质载体明显有别,但诗人们的写作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些成就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现代汉语,使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作为书面语言的现代汉语,在几代诗人的努力下逐渐臻于成熟和完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点,将越发显明。本诗丛的目的,在于梳理中国当代诗歌脉络,系统地有价值地介绍当代诗歌写作中的优秀诗人及其作品,力图填补当代大陆诗歌出版的空白。吴晨骏,1966年5月生。198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动力系。1995年底辞去公职。现居南京,写诗和小说。著有小说集《明朝书生》、《我的妹妹》、《柔软的心》。其诗歌和小说作品曾收入各种选本,并有作品翻译成英语、德语、荷兰语等语言。曾获2000年度山花小说奖。九十年代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其间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人。由于文学理念的碰撞、争论,大家各执一端。因为更关注于纷争与话题,所以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隐没其中而被忽略。本卷展示的十位诗人风格各异,但同时可以窥见他们在实践诗歌语言和空间的态度上所保持的异常的清醒与自尊。“年代诗丛”第二辑为九十年代卷,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分别为:杨键《暮晚》、伊沙《我的英雄》、蓝蓝《睡梦,睡梦》、刘立杆《低飞》、宋晓贤《马兰开花二十一》、吴晨骏《棉花小球》、杜马兰《合唱团》、普珉《光阴的梯子》、侯马《精神病院的花园》、小海《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棉花小球》收录了诗人、小说家吴晨骏1989年至2002年间所写的100多首诗,是吴晨骏的第一本诗集。《棉花小球》中的第一首诗,都是吴晨骏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内心情感、他的价值观、他的道德感、他对世界的观察、思考,与作为美的象征的语言的最亢奋的结合。在诗歌创作上,吴晨骏提倡诗歌要接近于人,要反映人性的本质。他强调人的情感在诗中的重要性,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把诗当成诗人的遗物;诗的语言应该直接、直观以及直达人心;诗的语言不以理解为目的,而以感受为目的,是对情绪的感受、描写对象的感受、句子的感受。本书的出版,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长期处于地下的优秀诗人吴晨骏的诗歌创作,得到全面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