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中国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庄子哲学气势恢宏、精辟深微,其思想奔放不羁、标新立异,其文学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庄子》一书基本上是庄子及其后所作,全书现存三十三篇,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五、杂篇十一,它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庄子其人其书对后世的影响既深远又复杂,因此,要了解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要了解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庄子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而复杂的。他关于道的理论是继老子之后对中国哲学本体学说的深化,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作出了贡献;他关于逍遥、齐物的论述是对世俗观念、日常意识的重大超越,这种玄想的超越与西方宗教的超越相比,在理论上显得更加深刻;他关于生死问题的看法有助于人们破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为后世中国无神论传统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他关于社会政治文化的学说具有反抗专制制度和等级压迫的进步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纠正自身的文化偏向,消除异化,亦具有恒久价值。当然,《庄子》一书中也存在着许多内在的矛盾,尤其是书中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述,反映的仅仅是一个隐士的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