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经济法侵权法论

侵权法论

侵权法论

定 价:¥98.00

作 者: 杨立新著
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丛编项: 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文丛
标 签: 民法

ISBN: 9787801617002 出版时间: 2005-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3cm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侵权法论》1998年初版至今,已经5年多了。在这5年多的时间里,这部著作不断重印,受到读者的好评,并且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在这个期间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起草民法典草案的工作了。其中关于侵权行为法的部分,我们起草了专家建议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作为立法的参考。也正是因为这样,侵权行为法的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形成了一个侵权行为法普及和深入的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我对《侵权法论》的体系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进行了重新检讨,试图将最近三年来对侵权行为法研究的成果吸收到《侵权法论》当中,因此,修订《侵权法论》的任务迫在眉睫,应当让它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与制定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的进程步调一致,为将采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的诞生贡献一份智慧和力量。这次修订《侵权法论》的最主要方面,是对侵权行为法理论体系的重新整合和构建。梯一版中,《侵权法论》构建的侵权行为法理论体系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侵权行为和侵权行为法,第二部分是侵权责任,第三部分是侵权行为形态,第四部分是特殊侵权行为,第五部分是损害赔偿,第六部分是侵害人身权利的侵权行为,第七部分是侵害财产权利的侵权行为,第八部分是侵害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这样的侵权行为法理论体系不是完美的。首先就是较为松散,层次较多,其次,全部体系的逻辑结构还不够严谨。因此,修订的主要工作放在对全书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新构建方面。现在提出的中国侵权行为法理论体系的结构,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侵权行为和侵权行为法。在这一部分中,阐释的是侵权行为及侵权行为法的基本概念问题,介绍侵权行为的历史发展。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侵权行为一般条款。我国侵权行为法采纳的立法模式是大陆法系的一般化立法,侵权一般条款在侵权行为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杨立新,男,1952年生于吉林通化市。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和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从1975年起,从事审判工作、检察工作和法学研究、教学工作,先后担任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员民事审判庭审判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检察员;烟台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80年开始进行法学研究并发表作品,法学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和民事诉讼法学,出版论著5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代表作为《侵权法论》、《人身权法论》、《共有权研究》、《民法判解研究与适用》(一至十集);多次到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早稻田大学、台湾大学、东吴大学、政治大学、铭传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澳门大学等著名学府访问讲学。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侵权行为和侵权行为法
 第一章 侵权行为和侵权行为一般条款
 第二章 侵权行为法
 第三章 侵权特别法和侵权法司法解释
 第四章 侵权行为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编 侵权责任构成
 第五章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第六章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第七章 侵权民事责任方式
 第八章 抗辩事由与诉讼时效
 第九章 侵权责任竞合 
第三编 侵权行为类型
 第十章 侵权行为类型化的思路和方法
 第十一章 过错责任的侵权行为类型
 第十二章 过错推定责任的侵权行为类型
 第十三章 无过错责任的侵权行为类型
第四编侵 权责任形态
 第十四章 侵权责任形态概述
 第十五章 直接责任和替代责任
 第十六章 单方责任和双方责任
 第十七章 单独责任和共同责任
第五编损 害赔偿
 第十八章 损害赔偿及其规则
 第十九章 人身损害赔偿
 第二十章 财产损害赔偿
 第二十一章 精神损害赔偿
 第二十二章 附带的损害赔偿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