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书是根据明代高武撰著《针灸节要》,又名《针灸素难要旨》所辑录的《灵枢》、《素问》、《难经》原文,作了必要的注解和语译,是《黄帝内经》及《难经》中关于针灸医学内容的普及读物。全书共分3卷,131节,30余万字,在尊重《针灸节要》原著的前提下,与《内经》及《难经》原文进行了校注。于每节原文中,均加以句读,并标明出处,列有校注、词解、语译、按语等项,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内经》、《难经》中关于针灸医学理、法、方、穴、术的理论体系。该书可作为针灸教学、研究、临床的参考用书,也适合中医外治各学科参考使用。片断:天地之所始生:天地,指自然界。始生,言万物生发之始。傍:挨近的意思。热中:指热邪滞留于内。胜血:咸人血,多食伤血,故盐者胜血。理疏:按“疏理”为是,这里指腠理疏松。砭石:以石刺病。这里指古代针刺治病工具。〔语译〕黄帝问:医生在治病时,同样的病而治法不同,并且都痊愈了,这是何道理呢?歧伯回答说:这是由于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例如东方,是自然界万物开始生发的地方。这样的地区盛产鱼盐,近海水区域的居民多食鱼类而嗜咸味,安居其处而饮食丰美。但长期食鱼能使热邪滞留于内,吃咸的多了会伤血,所以那里的人大都皮肤色黑,腠理疏松,多患痈疡之类的疾病。其治疗方法,适合以砭石刺之。因此说,砭石治病的方法是从东方传来的。本书前言序《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对后世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两部分,其中尤其是《灵枢》有大量关于针灸的论述,故《灵枢》别名《针经》。《内经》之后出现的《难经》,是一部设问体的中医理论著作,以问难答疑形式阐述中医基本理论,其中亦包含较多有关经脉、俞穴、针刺的内容。后世治针灸者,无不奉《素问》、《灵枢》、《难经》为治学之圭臬,临证之指南。但三书中有关针灸的内容,散见于诸篇,读者披阅,不胜其繁。而且前人注说,亦不无不妥之处。诚如明人黄易所云,“医书最古而可信者,著如《素》、《难》”,而其“于针灸之诀又独详焉”,是十分珍贵的针灸文献;但苦于“注述乖敕,拙者用之,往往失理,鲜不以愈为剧”。明代著名针灸学家,《针灸聚英》的作者高武有感于此,乃撷选三书针灸精粹,汇集成帙,是为《针灸素难要旨》,又名《针灸节要》。“节要”也者,节取三书精要之谓。书凡三卷,共131篇。全书分门别类,条分缕析,选精取粹,简明扼要,学者称便。但终因三书成书年代湮远,文字古奥,现代读者阅读颇感困难。王君大生,为针灸名家,医林翘楚,名播齐鲁,已非一日。多年来从事针灸临床与教学,潜心研究针灸典籍,临证、授课之余,乃取《针灸素难要旨》,详列诸本,认真校订;于三书难点,酌加“词解”,解难释疑,抉微阐奥;更附“语译”,明白晓畅,读之毫无窒碍。是为《内难针灸要旨浅解》,从而使高武《要旨》化繁为简之书,进而为《浅解》转难为易之作。如此令古籍繁难变为简易者,对于弘扬中医学术,厥功匪浅。大生正值盛年,发扬蹈厉,学验俱富,已有著述多种,拜读之下,多有收获。值今大作出版,略志其著述经过,并期以新作联翩问世。是为序。伊广谦1998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