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任务及特点
二、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三、病理生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思考题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一、健康
二、疾病
三、亚健康
第二节 病因学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第三节 发病学
一、疾病发生的普遍规律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康复与死亡
第五节 疾病模型
一、疾病模型的分类
二、疾病模型制备的基本方法
三、疾病模型制备的基本要求
第六节 疾病谱的变化
第七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疾病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功能基因组学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疾病研究
思考题
第二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 水、钠代谢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二、体液的渗透压
三、水、钠平衡及调节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一、体液容量减少——脱水
二、体液容量增多
第三节 钾代谢紊乱
一、钾的生理功能、钾平衡及其调节
二、低钾血症
三、高钾血症
第四节 镁代谢紊乱
一、镁平衡及其调节
二、低镁血症
三、高镁血症
思考题
第三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正常酸碱平衡
一、酸碱的概念
二、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一、pH与H+浓度
二、动脉血CO2分压
三、实际碳酸氢盐与标准碳酸氢盐
四、缓冲碱
五、碱剩余
六、阴离子隙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
二、代谢性碱中毒
三、呼吸性酸中毒
四、呼吸性碱中毒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一、二重酸碱平衡紊乱
二、三重酸碱平衡紊乱
思考题
第四章 缺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的特点
一、乏氧性缺氧
二、血液性缺氧
三、循环性缺氧
四、组织性缺氧
第三节 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第五节 氧疗和氧中毒
一、氧疗
二、氧中毒
思考题
第五章 发热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病因和机制
一、发热激活物
二、内生致热原
三、体温升高的机制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一、体温上升期
二、高温持续期
三、体温下降期
第四节 功能和代谢变化
一、生理功能的变化
二、代谢变化
三、免疫功能变化
四、其他
第五节 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一、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二、发热的处理原则
思考题
第六章 应激
第一节 概述
一、应激的概念
二、应激原
第二节 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二、机体代谢变化
三、机体功能变化
第三节 应激的细胞反应
一、热休克蛋白
二、急性期反应蛋白
第四节 应激与疾病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
二、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第五节 临床处理原则
思考题
第七章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因和条件
一、原因
二、条件
第三节 发病机制
一、活性氧的作用
二、钙超载
三、白细胞的作用
四、高能磷酸化合物生成障碍
第四节 机体主要器官的缺血一再灌注
损伤
一、心脏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二、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三、肺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四、肾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五、肝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六、肠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七、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五节 防治原则
一、尽早恢复血流,减少缺血时间
二、采用低压、低温、低钙再灌注液
三、清除活性氧
四、钙阻断剂的使用
五、抗白细胞疗法
六、补充能量及促进能量生成
七、启动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
思考题
第八章 细胞凋亡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二、生物学意义
三、分期
四、主要变化
第二节 发生机制
一、细胞凋亡相关因素
二、主要信号传导通路
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第三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
一、细胞凋亡不足
二、细胞凋亡过度
三、细胞凋亡不足与过度并存
第九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第十章 休克
第十一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
第十二章 肿瘤
第十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第十四章 心脏功能不全
第十五章 呼吸功能不全
第十六章 肝功能不全
第十七章 胃肠功能障碍
第十八章 肾功能不全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病理生理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