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高级编辑和修剪、高级效果、色彩校正、音轨和音频操作、带有LiveType的字幕、节目管理、编码和输出、使用CinemaTools、24p编辑基本要求等内容。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帮助你掌握FinalCutPro中最重要的专业编辑和制作技巧。本书是苹果电脑公司指定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FinalCutPro4用户的自学教材。序回首从业的二十几年,往事历历在目,从师从付正义老师开始入行时使用的"手摇四联套片机"纯手工的剪剪接接、粘粘连连,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斯坦贝克"剪辑机的半手工操作;再由电脑非线系统的初步成形,到今天数字信息时代的数字电影剪辑和数字电影特技,恍惚间事如隔日。每当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回忆起这一切,不禁由衷地慨叹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从非线系统具有电影剪辑技术开始,我就一直梦想着创建一个自己的电影剪辑工作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在做具有电影剪辑功能的非线系统的考察工作,但都因为昂贵的价格使我望而却步。经过朋友介绍我对苹果的数字视频解决方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苹果的FinalCutPro、CinemaTools、Shake等组合的数字视频解决方案不仅功能强大,性价比也比同档次的非线系统高得多,这使我实现多年的梦想成为可能。在这套非线系统高性价比的"诱惑"下,我很快便组建了我梦想中的电影剪辑工作室。FinalCutPro人性化的界面和方便的操作方式,使我只用7天的时间就熟悉了它的全部操作,并很快就投入到电影《荷香》剪辑的实际工作中。FinalCutPro系统所提倡的"一步操作"的理念和CinemaTools精确的25fps与24fps格式的相互转换,以及强大的特技与字幕功能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电影《荷香》的全部剪辑工作。戚建导演对影片的效果和非线的剪辑手法也极其满意。并且该片被幸运地选入当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两部中国参展影片之一。这是我第一部利用苹果数码技术剪辑的影片。《荷香》剪辑的成功使我更坚定了对FinalCutPro非线系统的信心。在《荷香》整部片子的剪辑过程中,FinalCutPro让我体验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在非线系统环境中进行电影剪辑再也不必受传统工艺的束缚,可以任意进行剪接、修整、叠画,以草稿的形式完成剪辑并最终将FilmCutList(电影剪辑列表)付给胶片机完成胶片成品剪辑。它改变了我以前的创作思维,更大程度地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给了我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利用FinalCutPro快捷的"三点编辑"、"四点编辑",方便的"滚动编辑"、"滑动编辑",功能强大的"单边编辑"、"多边编辑",以及特技与字幕的灵活性,还有对色彩随心所欲的控制让我的每一个想法都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总之,FinalCutPro已让我深深地迷恋,我现在的剪辑工作也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它了!真心希望FinalCutPro能成为更多人的朋友,也更希望能有更多的业内同行及业外人士去进行尝试和交流!很荣幸能为苹果的FinalCutPro中文版的高级教程写序。伴随着影视行业的更高要求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相信苹果公司,我更相信FinalCutPro系统,必将为影视后期剪辑工作带来一次革命性风潮!中影集团公司一级剪辑师中国电影剪辑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前言影片剪辑在2003年庆祝了它的百年华诞。让人感觉奇怪的是如此关键的技术却没有随着电影本身在1889年诞生,而是电影发现了剪辑,就像我们中的多数人在14岁的时候发现自己开始成长发育一样。将移动的图像交织连接在一起的能力是奇妙、令人难以置信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如果没有它电影很可能不能幸存。路易·卢米埃尔,电影之父,出生于法国边陲的一个家庭,他认为他的孩子是"一个没有未来的发明"。不过他所想的是简短、静止的单镜头卢米埃尔纪录片,比如工人离开工厂(1895)(WorkersLeavingtheFactory),或到站的火车(ArrivalofaTrainattheStation)。另一方面,EdwinPorter的一名美国消防员的生活(LifeofanAmericanFireman)和火车大劫案(TheGreatTrainRobbery)(都在1903年发行)都是有着惊心动魄的结尾,情节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它们通过一系列不连续的情节演变出连续的故事,这样的手法在当今的影视界仍然是电影编辑的核心技术之一。总之,不管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Porter的电影都相当成功,独自享有年轻的电影工业的巨大财富。在这之后的百年间,无声电影变成了有声电影,黑白电影变成了彩色电影,电影也越来越长,电影故事情节也越来越丰富。不过,Porter式电影编辑手法仍然被我们应用着。事实上,电影编辑手法现在已经在我们的文化里无处不在:影院、电视、家庭电影、DVD、文学、视频游戏、网络,以至于它已经漫上了剧院电影工业的堤岸。现在在这么广阔的社会和技术背景下,它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通过尽可能宽阔的背景,怎样能最好地开辟和设计这些视频流的管道?这样的系统需要具有这样的特点:技术精良,使用方便,可靠,无限可修改,价格合理。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系统出现。在20世纪中,电影编辑人员的设备有个共同点:相对于电影行业狭窄的市场来说,他们的开发成本和技术的专业性极高。据说世界上的专业的电影编辑人员还没有导演多。不可避免的是编辑设备十分昂贵,通常的价格可以抵得上甚至超过一辆豪华轿车。我还记得在1965年我还是个电影专业的学生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甚至一卷胶片:那种刻有链轮齿的胶片,都会花掉我12美元。而这时一整条面包才25美分。困难在于:视频图像可以无限制地增加,但是即使是在电脑上,根据技术惯性和技术瓶颈的周期,对于这些图像的控制和组织,也是一件复杂、繁重、代价昂贵的事情。对于商业上和大预算的电影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但是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种困难。怎么才能把这个高规格、高费用、窄市场的铁三角掰弯呢?技术规格在不断降低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对电影也是非常需要的,不过在近几年铁三角的另外两边已经开始从不同的方面屈从于同一个事实: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在无情地增加。这不仅扩大了电影播放设备的市场(想像一下DVD的普及速度是多快就够了),也使得计算机装备适当的软件就可以处理高质量的图像和音效,而不需要购买昂贵的各类附加的硬件。我用来写这些书稿的这台普通的膝上型电脑是我用于编辑安东尼·明格拉8000万美元制作的电影《冷山》(ColdMountain)的设备之一。要是在几年前,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冷山》是第一部从头到尾用苹果机上惟一的电影编辑程序FinalCutPro制作的电影。在1999年苹果公司从Macromedia公司手中接手FinalCut,并将其作为视频编辑工具进行开发时,我对此还仅仅是好奇。但是一年多苹果公司收购了FileLogic,并把他们的软件整合进FinalCut软件,我开始对其很有兴趣了。因为FilmLogic(又称CinemaTools)可以让FinalCutPro具有处理35mm视频片段的能力。在2002年春天,我和助手SeanCullen到了DigitalFilmTree,一个专长于FinalCutPro设备和应用的位于洛杉矶的设计室。我们请他们对用FinalCut处理《冷山》提些意见。DFT的人员都很热情,他们都希望会有更多的电影用这个软件编辑。同时我们还开发了一个整合了我用FinalCut编辑电影的工作流程。三个月后,也就是2002年7月,我和Sean到了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我们有四台FinalCutPro工作站,包括四个苹果G4处理器,1.2兆兆位的RorkeData硬盘,AuroraIgniter采集卡,NTSC监视器,录音机,音响和视频转换器及其他设备,所有这些由DFT整合的设备都比基于计算机的NLE工作站便宜。结果是,所有的设备在五个月的拍摄和七个月的后期制作(我写此文时正在进行)中运行未出过任何毛病。在前面的影片中,我们仅有两台工作站,我们经常难以处理需优先考虑的矛盾,有点像试图用一个两个灶眼的火炉烹调一次宴会。我们的四个FCP"灶眼"证明基本上能保持所有的事情平稳运转,因为我们每天拍摄平均长度的胶片,总共下来正好少于111小时的初期拷贝(workprint)。另外,Sean和我能将媒体块卸载到我们的便携式电脑里,我们的电脑也装备了FinalCutPro软件,编辑小部分影片而不与中央硬盘直接连接。此时,我们除了四台"正式的"机器外,还有四台这样的附属机(其中之一还是老式的iMac)在工作。这样,我们还能将编辑经验传授给我们的两位拍摄助理,Walter和Dei;我们的两位罗马尼亚学徒,Ilinca和Mihai;我们BBC的实习生,Susannah。他们中有人的短剧完成后,简单地通过网络将序列图标传回到总部,重新与硬盘驱动器上的媒体链接,然后将它合成到影片流中。我再怎么强调这种灵活性的重要性也不为过,不只针对单独一部影片的活力和经济性,也针对普遍的电影行业。在一次工作中,解决了在拍摄的电影数量剧增的时期里如何打破僵局的问题。同时,重要的是,解决了在过去25年中形成的两难境地,那就是编辑领域中的工作越来越专业化(电影编排,数据输入,等等),这使得助手和学徒们很难在实际的编辑中获取经验。对于电影编辑的百年华诞而言,除了2003年6月发布的FinalCutPro4,很难想像有比这个更好的礼物了。FinalCutPro3已经在罗马尼亚为我们提供了忠实的服务,从软件角度来讲,FinalCutPro4是对FinalCutPro3的进一步提高,而这本FCP4的高级手册,融合了Peachpit出版社、Apple计算机公司和Dig-italFilmTree的共同努力,是由帮助我们"攀登"冷山的同一班人马共同编写的。WalterMurch导论DigitalFilmTree是由一群梦想改变FinalCutPro已发行产品及相关技术世界的年轻人于1998年创办的。当FinalCutPro1.0发行时,我们认为这个软件可以重新定义post的未来,而不是只用于编辑最新的家庭视频的第一批人。2000年初,一个编辑者、一个胶片剪辑者和一个软件设计师聚集在好莱坞的一套小公寓里,进行一次摸底的试验。这次试验的目的,是想看一看是否可以用FinalCutProFilmLogic(也就是后来的CinemaTools)以每秒24帧的速度对电影进行编辑,并且创建精确到帧的胶片剪切列表,产生100%可靠的胶片集。试验很成功,他们的梦想逐渐变成了现实。将近四年以后,我们终于完成了由FinalCutPro制作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影片:《冷山》(ColdMountain)。这部电影由奥斯卡的最佳剪辑奖获得者:WalterMurch进行剪辑,WalterMurch也为这本书写了序,并且制作了《英国病人》(TheEnglishPatient)、《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Now)等一批享有盛誉的电影。Miramax电影公司为电影中集中了裘德·洛、尼科尔·基德曼、唐纳德·萨瑟兰、娜塔莉·波特曼和雷妮·齐维格这样强大的明星阵容做出了大规模的预算。《冷山》由因执导《英国病人》(TheEnglishPatient)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安东尼·明格拉担任导演。在这个过程中,从小公寓到《冷山》,DigitalFilmTree将FinalCutPro推向了越来越专业的领域。我们曾经用FinalCutPro设计了很多大规模项目的工作流,编辑了数不胜数的电视节目(例如,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Scrubs)和电影。今天,DigitalFilmTree已经成为FinalCutPro实现和教育领域的专业出版和设计公司。当Peachpit出版社和Apple计算机公司让我们写一本FinalCutPro的高级操作教程时,我们知道应该如何来写这本书。我们不使用由一个作者写一整本书的方法,而是由FinalCutPro的几位顶级专家,根据他们的背景和专长,每人写一部分。你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