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是一部先秦至明末的古文选本,清代吴楚材、吴调候 选编。主要版本有映雪堂刊本、文学古籍出版社(据映雪堂刊本)断句 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近年来,又出现了多种注译 本。吴楚材,清初人,生卒年不详。原名吴乘机,”字楚材。除选编本书 外,还于康熙五十年(1711)著成《纲鉴易知劲。恰文观止》原序称 他“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擅长八段文),尤好读经史,于寻 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吴调侯,清初人,生卒年不详,是吴楚材的子侄辈。本书原序称他 “奇伟调扰,敦尚气谊”。全书12卷,共选辑先秦至明末的文章222篇,主要是散文,也有少是骄体文。此书所选的文章,大都是有影响的作品,其中不少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如《郑伯克段于部》、《曹判论战》、《官之奇谏假道》、《召公谏厉王止谤》、《邹忌讽齐王纳谏》、《报任安书》、《出师表》、《兰亭集序》、荆花源记》、《师说》、《捕蛇者说》、《醉翁事记》、《赤壁赋》等。本书也选了一些著名作者青年时的习作或水平不高之作,例如选了不少苏武为应试而写的文章,像《刑赏忠厚之至论》、《范增论》等。此书的选编者虽然是清初人,却没有受当时很有影响的桐城派“义法”(即作品内容要符合儒家传统,组织形式要根据《四书人《五经久《史记》及唐家古文家的规范)的束缚,对于骄体文的态度不那么偏激,因此选文虽以散文为主,但对一些骄文名篇也择要选人,如《北山移文》、《增王阁序》等。这样就使读者能较全面地理解文言文各种体裁的特色。对于各个流派也能兼收并蓄,如明代的“七子”、唐来派、公安派的文章也被选人。当然,此书在选文方面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先秦文不选诸子,汉文不选《汉书》,六朝文不选北朝作品,辽、金、元三代的文章也未被选人,这样就不能体现中国散文发展史的全貌。其次,本书还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