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古文观止(上下册)

古文观止(上下册)

古文观止(上下册)

定 价:¥36.00

作 者: (清)吴楚材,(清)吴调侯选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语言\文字

ISBN: 9787101041415 出版时间: 1959-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579 字数: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是一部先秦至明末的古文选本,清代吴楚材、吴调候 选编。主要版本有映雪堂刊本、文学古籍出版社(据映雪堂刊本)断句 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近年来,又出现了多种注译 本。吴楚材,清初人,生卒年不详。原名吴乘机,”字楚材。除选编本书 外,还于康熙五十年(1711)著成《纲鉴易知劲。恰文观止》原序称 他“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擅长八段文),尤好读经史,于寻 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吴调侯,清初人,生卒年不详,是吴楚材的子侄辈。本书原序称他 “奇伟调扰,敦尚气谊”。全书12卷,共选辑先秦至明末的文章222篇,主要是散文,也有少是骄体文。此书所选的文章,大都是有影响的作品,其中不少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如《郑伯克段于部》、《曹判论战》、《官之奇谏假道》、《召公谏厉王止谤》、《邹忌讽齐王纳谏》、《报任安书》、《出师表》、《兰亭集序》、荆花源记》、《师说》、《捕蛇者说》、《醉翁事记》、《赤壁赋》等。本书也选了一些著名作者青年时的习作或水平不高之作,例如选了不少苏武为应试而写的文章,像《刑赏忠厚之至论》、《范增论》等。此书的选编者虽然是清初人,却没有受当时很有影响的桐城派“义法”(即作品内容要符合儒家传统,组织形式要根据《四书人《五经久《史记》及唐家古文家的规范)的束缚,对于骄体文的态度不那么偏激,因此选文虽以散文为主,但对一些骄文名篇也择要选人,如《北山移文》、《增王阁序》等。这样就使读者能较全面地理解文言文各种体裁的特色。对于各个流派也能兼收并蓄,如明代的“七子”、唐来派、公安派的文章也被选人。当然,此书在选文方面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先秦文不选诸子,汉文不选《汉书》,六朝文不选北朝作品,辽、金、元三代的文章也未被选人,这样就不能体现中国散文发展史的全貌。其次,本书还不加..

作者简介

  吴楚材(1655-?),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浙江清山阴州山(今绍兴)人。幼受家教,勤奋好学。16岁时,患足疾,一病数年,仍手不释卷。疾愈,学问大进,在家设馆授徒。曾多次应考,但屡试不中。族伯吴兴祚时任福建巡抚,楚材24岁时投奔门下,受到器重,除公案书记之外,为其子伴读。兴祚谓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后兴祚为两广总督,随之同往广州。康熙十七年(1695),与侄吴调侯共同编成《古文观止》一书,共12卷,收录上自先秦、下至明末文章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收骈文。繁简适中,体例周密,选材得当,每篇末加简要评注,为旧时文学启蒙读本,流传甚广。据为《古文观止》作序的吴兴祚说,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调侯为人“奇伟倜傥,敦尚气谊”。除《古文观止》外,康熙五十年(1711),楚材又编成《纲鉴易知录》一书,共107卷,族叔存礼为之序,以为“法遵纲目,注集王、刘,烦简适宜,雅俗共赏”。为旧时初级历史课本,与《古文观止》同样广泛流行。

图书目录

古文*止目录
卷之一
郑伯件克段子
周郑交质
石厝
谏宠州吁
藏僖伯谏*鱼
郑壮公戒*守臣
藏哀谏纳郜鼎
季梁谏楚*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下拜受胙
子鱼论战
寺人披见文公
介之推不言*
烛之武退秦*
骞叔哭*
……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