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家庭与办公软件手机:挡不住的呼唤

手机:挡不住的呼唤

手机:挡不住的呼唤

定 价:¥25.00

作 者: (美)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著;何道宽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保罗·莱文森研究书系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300058535 出版时间: 2004-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3cm 页数: 211页 字数:  

内容简介

  互联网带我们到赛博空间里去漫游,可是它把我闪钉死在座位上,与此相反,手机带我们到真实世界中漫步,一机在手就有了一个全副武装的流动家园,本书探索人类媒介移动性的历史——书籍、照相机、半导体收音机、笔记本电脑无不纳入考察之列。手机这个独特而奇异的小玩意成为我们的掌中之宝,使我们能够交谈,也能够互致短信,它是一柄双刃剑,既命名我们获得空前的解放,又对我们所拘束,既使我们一网打尽天下信息,随时随地与人通话,又使我们失去享受清静的避风港——除非你不买手机或关掉手机。这是神奇的电话使万事万物为之一变——公共场所、隐私领地、室内室外、剧院饭店、汽车飞机、谈情说爱、文化素质、亲子关系、战地新闻——实际上我闪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从此不同,仿佛是一个有灵气的细胞,手机在分裂繁殖的过程中和其他的细胞互动、结合,从而产生新的有机体;就像是一个强大的火花塞,手机点燃了技术进化与人类生活的发动机。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以他灵动的文字,从哲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透过技术进化和社会生活的多维视野,对使用手机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思想深邃,直到读者心弦。

作者简介

  保罗·莱文森,美国媒体理论家、科幻小说家、大学教授、教育公司总裁、音乐人、多才多艺,大文学和传播学两方面成就卓著,在音乐上小有成就。保罗·莱文森相当完美地实现了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保罗·莱文森发表了100余篇论文,多半涉及传播和技术的历史和哲学,媒介理论著作6部;科幻作品20余种,其中长篇5部。以学术地位和成就而论,保罗·莱文森曾任美国科幻小说研究会会长,科幻作品屡次获美国和世界级大奖和提名奖;他的6部媒介理论著作,除《学习赛博空间》之外,已经全部在中国翻译出版或即将出版。很明显,保罗·莱文森的学术地正在中国迅速上升。何道宽,英语教授,政府津贴专家,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20余年,著译逾450万字,著作有《中华文明撷要》、《创意导游》,译作有《思维的训练》、《交流的无奈》、《帝国与传播》等,论文有《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麦克卢汉在中国》、《和而不同息纷争》、《天书能读:麦克卢汉的现代诠释》等。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神奇电话”
1.1 利弊参半
1.2 无心插柳与补偿性媒体
1.3 民主与达尔文式的媒体
第二章 移动中的信息
2.1 柯达照相机与移动媒体生产商
2.2 装在轮子上的收音机
2.3 笔记本电脑与便携式生产
2.4 迪克·特雷西佩戴的手表、柯克船长与金锭
第三章 万维蜘蛛网
3.1 破墙开屋
3.2 蜘蛛网与雀巢
第四章 移动家园
4.1 飞速完成的想象
4.2 千里一线牵的社会
第五章 朝夕厮守亦有遗憾
5.1 隐居中的慰藉
5.2 婉拒的习俗
第六章 社会生活中的插足者
6.1 手机的嫉羡
6.2 单向的“会话”
6.3 不知谐的铃声
6.4 一切不恰当的地方
第七章 儿童上钩
7.1 死死纠缠
7.2 夫妻待命
7.3 用电话谈情说爱
第八章 岂止是说话的工具:还可以发短信1,2,3
……
第九章 蛙跳式路线与数字鸿沟
第十章 战争中的手机
第十一章 未来的呼唤
文献述要
索引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