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辅大学教辅中医学

中医学

中医学

定 价:¥25.00

作 者: 陈友香主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医学

ISBN: 9787117060080 出版时间: 2004-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6cm 页数: 298页 字数:  

内容简介

  在编写过程中,认真贯彻了关于修订全国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第五轮教材的有关文件精神,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高技术人材为目标和以《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要求的教材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遵循“中医要发展,教材要改革”,保障中医理论传统性和系统性原则,以促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专科教育体系。因此,在编写过程中,采用集体讨论,分工编写,共同审定,主编统稿的方法,力求使《中医学》教材具有体裁别致,观点新颖,重点突出,并具有系列性、完整性、先进性、文字简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明实用等特点,以满足高等医学专科学校《中医学》教学的实际需要。在编写过程中,根据教学时数和临床应用的需要,认真总结分析以前教材的利弊得失,对教材中的部分结构作了相应的整合,如将中药的治法与药融合在一起,辨证章节中重点写八纲,脏腑辨证与兼证均放在下篇常见证中,使教材的内容前后重复及不一致的问题得到妥当处理。绪论中,增加了中医药学现代化研究内容,反映近年来中医药学学术发展的前沿水平,力求使本教材最大限度达到科学和先进的水平。

作者简介

暂缺《中医学》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医基础
绪论
 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三.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阴阳和五行学说的关系及正确运用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脏腑
一、五脏
二、腑
三、奇恒之府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气、血、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及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名称与分布规律
二、走向和交接规律
三、表里关系
四、流注次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第四章 病因
 第一节 六淫
一、风
二、寒
三、暑
四、湿
五、燥
六、火
 第二节 疠气
 第三节 七情
 第四节 饮食、劳逸
一、 饮食致病
二、 劳逸致病
第五节 寄生虫、外伤
一、寄生虫
二、外伤
 第六节 痰饮、瘀血和结石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第五章 四诊八纲
 第一节 四诊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二节 辨证
一、辨证论治体系
二、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三、八纲辨证
第六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第二节 治则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第七章 中药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
一、中药的炮制
二、中药的性能
三、 中药的用法
第二节 治法与常用中药
一、 汗法
二、 清法
三、 下法
四、 和法
五、 温法
六、 补法
七、消法
八、吐法
九、理气法
  十、理血法
 十一、祛湿法
十二、常用祛痰法
十三、开窍法
十四、安神法
十五、祛风法
十六、收涩法
十七、驱虫法
第三节 方剂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变化
二、方剂的剂型
三、常用方剂
下篇 常见证、病、及针灸
第八章 表证
(一)风寒束表证
(二)风热犯表证
 第九章 热证
(一)肺热炽盛证
(二)心火亢盛证
(三)肝火炽盛证
(四)胃火炽盛证
(五)肠热腑实证
第十章 寒证
(一)寒凝胃脘证
(二)寒凝心脉证
(三)寒凝肝脉证
 第十一章 虚证
  第一节 气虚证
 第二节 血虚证
 第三节 阴虚证
第四节 阳虚证
第十二章 实证
  第一节 气滞证
  第二节 血瘀证
  第三节 湿阻证
  第四节 痰证
 第五节 水饮证
 第六节 食滞虫积
第十三章 针灸
第一节 经络与腧穴
一、经络腧穴概述
二、腧穴的分类
三、腧穴的防治作用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
五、十四经循行与常用腧穴
 第二节 针灸方法
一、针刺法
二、艾灸法
 第三节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第十四章 常见病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第四节 肺炎
第五节 高血压病
第六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七节 脑梗塞
第八节 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
第九节 病毒性肝炎
第十节 肝硬化
第十一节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第十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十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第
第十四节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十五节 神经症
第十六节 泌尿系感染
第十七节 泌尿系结石
第十八节 胆道感染与胆石症
第十九节 胰腺炎
 第二十节 阑尾炎
 第二十一节 疖痈疔
 第二十二节 急性乳腺炎
 第二十三节 带状疱疹
 第二十四节 荨麻疹
 第二十五节 过敏性紫癜
 第二十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二十七节 月经不调
 第二十八节 痛经
 第二十九节 闭经
 第三十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第三十一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附录 方剂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