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诗人的朝圣》描述了三峡两岸的民风民俗、历史传说、山水风光以及移民的现实情景,以一种惆怅、依恋的情怀,去朝圣白帝城,寻根寻家寻梦,寻找失落的民族历史。同时还记叙了移民生活的贫困和所遭遇的苦难,他们的哀怨和诉说。作者深入底层,直接造访,是一部极其珍贵的书。《白帝城》的作者王以培是一位外国文学老师,他经常向学生谈起他在长江边上的旅行见闻。一次,他在讲圣经、希腊神话时谈到“原初的语言”时,从一个随身带着的、类似旅行包的袋子里掏出两块顽石,拿到手中,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回荡在教室中,并以欣赏的口吻说:“这是我从长江边上带回来的,这就是‘原初的声音’。”完全是诗人的风格,只有怀着诗人之浪漫的人才会有的言语和举动。这也是《白帝城》的文字给人的感受。书的封面上,三峡的山、水、天之间印着一行小字:“诗人的朝圣”,诗人心中的那个圣地便是白帝城。而此“白帝城”却非“朝辞白帝彩云间”之“白帝”,而是即将或已经“沉入江底的所有城镇”的统称。鱼嘴,扇沱、涪陵、珍溪、奉节、巫山、高阳、万洲、故陵、李渡,作者春夏秋冬四访长江边上淹没区许多小城小镇,并把这些小地方的风貌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他是带着诗人兼考古者的身份去游历这些具有浓厚长江文化、巴蜀文化风韵却即将消失的小镇的,因而他的笔触细腻灵动又悲天悯人,文字间饱含深情却又充满纪实之趣味。这些小镇被他看作是圣地,因此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作了许多颇具人文关怀的考察,一些本土从古流传至今的文学形式被忠实地记录下来:“棒打李,李沉底,李沉鲤浮;风吹蜂,蜂落地,风起蜂飞。”这是他在一家小店里听到一个年轻人说古人讲的四川。像这样被搜集来的原汁原味的文字在全书中比比皆是。在他看来,“这些正是我们民族的瑰宝,而有幸记录这一切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灵魂和生命,同时也丰富、充实了日渐苍白的现代汉语。”我们可以跟随作者的旅途接触到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当地居民:小学教师、盲眼艺人、老银匠、旅店老板、山城“棒棒”、危房居民、土家族妇女、还有小孩子——每个人在他眼中都成了一种文化遗产,一种长江古老文化的延续,因此他对每个人却虔诚谦虚的态度令人十分感动。他这样说道:“他们的言语是那样的生动,他们的品格是那样高尚,他们的经历和命运汇成了长江边的一幅历史画卷。”有趣的是,作者虽然在描述长江边游历的故事,但涉笔处常常会出现西方文学的蛛丝马迹。在我看来这些时而出现的西方文学因素是体悟过程中的真情流露,看起来不仅清新自然,又别有一番风韵。他还靠一些旅行照片记录所见,其景观人物虽然朴实无华,但与文字向佐却是增添了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