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区域国别史封建社会(上下)

封建社会(上下)

封建社会(上下)

定 价:¥48.00

作 者: (法)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著;李增洪等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丛编项: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标 签: 理论

ISBN: 9787100041843 出版时间: 2005-04-02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808 字数:  

内容简介

  马克·布洛赫是年鉴学派创始人,蜚声国际学术界的史学巨擘。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那样多灾多难的环境中,他以出众的才华和非凡的意志力完成了《封建社会》这样不朽的学术巨著,其毅力令人惊叹和敬佩;布洛赫又是勇敢、杰出的爱国者,国难当头毅然投身抵抗运动,终至惨死于德国法西斯屠刀之下,这样充满悲壮色彩的生命结局,令人万般痛心与悲哀。可以设想,如果这位才华卓绝、目光犀利而又壮怀激烈、大义凛然的史学家能从当时的灾难中活下来,他很可能会对他亲身经历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进行独具只眼、新人耳目的评说,那时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将会得到怎样的一笔精神财富!《封建社会》的翻译工作开始于1990年,历时10多年至今始告完成,可以说是一本难产的译作。正如布洛赫见证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巨变一样,本书的译者也见证了当代中国历史上那一段不平凡的岁月。这段历史的鲜活色彩至今未稍消退,但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甚至以历史批判为职志的历史学家们能对它进行公正、严肃的评说吗?饱经沧桑、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素有重史的传统,中国的士大夫向以天下为己任,兢兢然谨遵“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古训,但在书生议政横遭“王廷”忌惮乃至痛恨时,书生们的忧国情思就变成了廉价的自做多情;如果此时还有人剌剌不休于家国世事,则必是不识时务。“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容易遭人猜忌的可怜的书生们对自己亲历的历史总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徒兴奈何之叹。今日学术界诸同人对于十余年前的形势想必还记忆犹新。如果说在当时滚滚横流的物欲冲击中,过惯了清苦日子的读书人还能够以“君子固穷”的古训聊以自慰,那么冷春的料峭风寒则不免使书生们心生寒栗!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喟叹透出多少辛酸与无奈!“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虽属上策,但人毕竟无法脱离现实生存。当时频繁鼓入人们耳膜的是“资本主义”、“自由化”等只有少数人理解其真实含义的词汇,而我当时脑海中出现最多的则是“封建主义”这个概念。在这样的心境中读到布洛赫的《封建社会》,自是另有一番意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与商务印书馆的一位编辑朋友谈到刚读过的这本书,始知商务印书馆早已有出版该译著的计划,只是尚未找到合适的译者。我不自量力,斗胆提出承译的请求。按照商务印书馆的传统要求,我交出一份试译文字后,承译之事基本确定下来。为了保证译文质量,我写信给我的老师、著名史学家和翻译家郭守田教授,请他为我校对译稿。郭师虽年事已高,但还是慨然应允,并谈了他的意见:布洛赫的《封建社会》是国际学术界中世纪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著作,我国学术界早应有译本;布洛赫不仅是杰出的史学家,而且是一位情操高尚的爱国者,他生前参加抵抗运动,为国捐躯;能承译此书,乃是一件幸事。他鼓励我下决心译好此书。按照当时的设想,我约请其他三位朋友同译此书,计划在两年内完成。1991年我赴希腊留学,暂时中断了翻译工作,但我并没有放弃这项任务。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利用1992年的暑假时间完成了我承担的部分,并寄回郭师处。郭师对校对工作极为认真,把它作为晚年的一件大事。不幸的是,1993年上半年他不慎摔倒,造成骨折,入院治疗时因医疗事故而辞世。郭师去世前,仍念念不忘本书的译校工作,以未能亲自校完译稿为憾事。他将未竟之事托付他的学生徐家玲教授,并让她转告我,一定要善始善终地完成翻译工作。郭师生前如此重视这项工作,除了他对布洛赫的品德及其著作的学术价值的推崇外,大概也与他对我寄予的无限希望有关吧。1998年我回到北京后获悉,原来约定承译此书的三位朋友因各自工作太忙,未能按原计划进行。商务印书馆负责此事的王明毅先生建议我把全部任务承担下来。当时考虑到本书翻译工作已经拖延很久,如由我一人完成,恐怕又要拖延许多时日,于是约请李增洪、侯树栋二位朋友合作。我译出上卷后,我们三人共译下卷(李增洪译第二十一至二十六章,侯树栋译第二十七至三十一章,我译第三十二、三十三章);上卷由郭师和徐家玲教授校定,第二卷由我校定,两卷的通稿和译名对照由我负责完成。现在翻译工作已经完成,总算对郭先生的在天之灵有个交代了。如果郭师健在,能亲眼看到本书的出版,该有多好啊!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本书的翻译工作受到我国著名史学家马克垚教授的热情支持和鼓励,这是我们十分感佩的。他对本书的高度评价以及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增加了我们应对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应我们的请求,他欣然赐序,纵横捭阖,洋洋洒洒七千余言,实是一篇综论封建主义的不可多得的力作。只是我们译力不逮,译文质量未能更上层楼,恐怕有辱布洛赫的这部名著和马先生的大序。学术名著的移译至少需要面对两个难题,一是必须熟悉它所研究的内容,一是必须对中外语文有良好的掌握。不熟悉研究内容而率尔操觚,其结果犹如聋子听雅乐,虽有其心而不得其趣,亦犹如太监配美女,虽有其情而难得其实;中外文掌握不到火候而强为译事,则有类蹩脚画师欲为传世佳作,其心志虽高,但终难逃败笔。译事之难,非躬亲实践者不可与语。严复所谓“一名之立,旬月踟躇”,洵非虚言。布洛赫的《封建社会》是一部内容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名著,文字涉及多种语言,其移译难度向为众人所共知,这使我们的翻译工作常常有一种“以犬畎耕”的感觉。虽然我们竭尽全力,小心翼翼,但舛误定然不少,甚望博学高明有以指教,以待将来有机会加以改正。张绪山2004年1月于北京清华园目录:(上卷)英译本1989年版前言英译本1961年版前言导论本书研究的总体范围第一编环境:最后的诸次入侵第一章穆斯林的匈牙利人第二章诺曼人第三章各族入侵的影响和教训第二编环境:生活状况和心态第四章物质状况和经济特点第五章情感和思想方式第六章民间记忆第七章封建社会第二阶段的思想复兴第八章法律之基础第三编人际纽带:家族关系第九章家族群体的连带关系第十章家族关系扭带的特性和变迁第四编人际纽带:附庸制和采邑第十一章附庸的臣服礼第十二章采邑第十三章对欧洲的总体考察第十四章采邑变成附庸的世袭财产第十五章一仆数主第十六章附庸和领主第十七章附庸制的悖论第五编下层社会的依附关系第十八章庄园第十九章奴役和自由第二十章向庄园制新式的发展索引(下卷)引言第六编社会等级第二十一章实际存在的贵族等级第二十二章贵族的生活第二十三章骑士制度第二十四章贵族向合法等级的转变第二十五章贵族内部的等级区别第二十六章教士与市民第七编政治体制第二十七章司法制度第二十八章传统权力:王国和帝国第二十九章从领地大公国到城堡领地第三十章混乱与克服混乱的努力第三十一章走向国家重建:民族性的发展第八编作为一种社会类型的封建主义及其影响第三十二章作为一种社会类型的封建主义第三十三章欧洲封建主义的延存参考书目索引译后赘语

作者简介

  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年鉴学派”早为人知,言必称“新史学”的大有人在,他的《封建社会》也已有了中译本。最近,伽利玛出版社将布洛赫的作品结集《历史、大战、抗战》(Lhistoire,la Guerre,laRésistance),校订者是他的儿子埃蒂安,厚达1176页。与此同时法国的人类科学出版社从德文本译出乌尔里希·劳尔夫(Ulrich Raulff)的《马克·布洛赫:二十世纪的历史学家》,可作学术史,也可当作史论阅读,评者称笔法精严。此类学者评传,实是初学者的法门,既有总体的学术脉络,又有“八卦”可读。1944年3月21日,德国占领军电告,法国抵抗运动在里昂的总部被法国警察破获,其首领为法籍犹太人马克·布洛克(误作Block),化名纳波那(Narbonne)。他是游击队组织“自由射手”在里昂的代表,与“战斗”和“解放”组成“联合抵抗运动”(MUR),1944年3月8日被捕,被盖世太保搜出一部无线电接收机和若干文件。此后便是审问和酷刑,患上支气管肺炎。1944年6月16日,此人与其他抵抗运动成员三十人在一片田地里被处决,法警留下的照片上的老年男人满脸胡须,首字母MB,他便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布洛赫,卷宗里有他使用的假证件,姓名是莫里斯·布朗夏。布洛赫的个人历史,在长久以来并不被学人重视,似乎他是与政治无涉的学者,或者说政治归政治,学术归学术,与权力关系无关。但是大家往往忘记个人经验在求知中所起的作用,他始终是处在当时的政治、学术和文化漩涡之中的,著述中自有一种伦理在,不是普通的卫道,而是勇于剖析历史,不掩其恶。布洛赫1886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从小学业出色,18岁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这一时代结识了他后来的合作者,同为“年鉴”创始人的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获得史地课教师资格后,1912年被任命到蒙彼利耶,后转到亚眠。其间曾结识汉学家马塞尔·格拉内和涂尔干的弟子路易·热尔内。后得到一年奖学金,就读柏林大学,从卡尔·兰普雷西特讲授的“新社会史”中获益甚多。他是从当代史的研究中得到启示的。此时,他主张一种“综合精神”,结合亨利·贝尔(Berr)的“普遍历史”、保罗·维达尔(Vidal)的人文地理、菲斯泰尔·德·库朗热(Coulange)以机构为线索而进行的乡村经济史、涂尔干效仿数理模型的社会学。此时他已有结论,传统的史学无法企及科学的高度,他主张以“现象”来代替传统史学的“事件”,所谓现象则包含着对事件的分析。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布洛赫应征入伍,参加了索姆河战役和马恩河战役,曾经经历一战中最残酷的“女士小路”的争夺战。而战争是后来的“新史学”的一个入口。固然战争要求决心和勇气,但是在前线的物质环境中,他也不得不以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来书写个人的战争史。他戏称在残酷的战斗中,仍不由得从炮弹的落点、声音和烟雾来判断其种类,仿佛事实本身就会说话。而堑壕战士兵的处境,工具、武器、声音背景、地貌环境、谈话话题、战俘的家乡所在,这些都是传统历史所不能容纳的。他意识到,观察应当是历史学家的第一任务,应该像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细节和痕迹。由此,史料的范围将重新定义。一战后,1919年布洛赫被任命到刚刚收复的阿尔萨斯的斯特拉斯堡大学,1920年以《国王与农奴》获得博士学位,1927年获得中世纪史的教席。从到斯特拉斯堡,布洛赫开始一段近二十年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时间。他在斯特拉斯堡主要的收获是结识社会学家莫里斯·阿尔布瓦克斯(Halbwachs)。在这一时期,他转向与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合作,曾研究谣言或小道消息的机制,以“社会心理机制”来研究中世纪对于国王的信仰,认为他有通过触摸来治疗疾病的神力,他所说的“精神氛围”,便是此后的“社会心态”了。1929年他与费夫尔合作办《经济与社会史年鉴》,主要的合作者还有阿尔布瓦克斯和布罗代尔。他们主张多学科的研究,“在时间中研究人类的历史”。在利用传统史料的同时,从人类学入手,研究习俗、心理态度、价值系统、民众想象、物质环境、口头见证等等。所谓人类的,就是所有属于人类、依赖人类、为人们服务的东西,人所表达的表明人类存在、活动、趣味和方式的东西。改变了对历史的概念,也改变了历史研究的方式,其影响深远。历史学家也不会放弃传统的是非曲直的判断,要裁断,但不是通过某种道德论,而是通过分析,让事实说话,读者自己得到答案。无疑,“新史学”在这一点上,成为反省历史和进行一些平反工作的方法论。在1939年,他得到了索邦大学的教席,出版《封建社会》的第一部,这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著作。同年,二战爆发,布洛赫入伍。1940年退伍。他反对当时法国政府所谓的犹太人法,也反对法国的犹太人组织,始终认为自己是共和国的一分子。在这一年他曾写作《古怪的战败》。在德军占领南部自由区后,他投身抵抗组织。此后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倒在田地里的布洛赫最后想些什么,我们不知道了。他是将人文关怀贯彻始终的,即使是风景,在于他也是人类的风景。“在风景的线条的背后,在工具和机器的背后,在最冷峻文字的背后,在表面上完全与建立者无涉的机构的背后,正是历史要去捕捉的人类。如若不然,便只是些渊博的做作了。

图书目录

    英译本 1989年版前言
   英译本 1961年版前言
   导论本书研究的总体范围
    第一编 环境:最后的诸次入侵
   第一章 穆斯林和匈牙利人
    被入侵和包围的欧洲
    穆斯林
    匈牙利人的侵袭
    匈牙利人入侵的终结
   第二章 诺曼人
    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的一般特点
    从劫掠到定居
    斯堪的纳维亚人定居英格兰
    斯堪的纳维亚人定居法兰西
    北欧皈依基督教
    原因之探究
   第三章 各族人侵的影响和教训
    混乱
    对人类的贡献:语言和人名、地名上的证据
    对人类的贡献:法律和社会结构上的证据
    对人类的贡献:起源问题
    教训
    第二编 环境:生活状况和心态
   第四章 物质状况和经济特点
    封建主义的两个阶段
    封建社会第一阶段的人口密度
    封建社会第一阶段的交通
    封建杜会第一阶段的贸易和通货
    封建社会第二阶段的经济革命
   第五章 情感和思想方式
    对自然和时间的态度
    表达方式
    文化和社会阶层
    宗教心态
   第六章 民间记忆
    历史编纂
    史诗
   第七章 封建社会第二阶段的思想复兴
    新文化的一些特点
    自我意识的成长
   第八章 法律之基础
    习惯法的优势地位
    习惯法的特点
    成文法的复兴
    第三编 人际纽带:家族关系
   第九章 家族群体的连带关系
    “血缘朋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