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文,1965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鱼台县。1982年毕业于济宁师范专科学校;199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担任文艺学、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民间文艺研究,在多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TOP目录 序 傅永聚绪论第一节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二节相关研究的学术史第三节本书的研究方法及材料的种类、来源第一章孔子传说在历史文献中的记录与保存概述第一节先秦文献对孔子传说的记录第二节两汉魏晋文献对孔子传说的记录第三节唐以后至清文献对孔子传说的记录小结第二章现代口头资料中孔子传说的主题与类型一、孔子出生二、孔子好学三、孔子博学多能四、孔子从政与观政、论政五、孔子办学六、儒学与道、释之学七、孔子的日常生活八、孔子弟子的传说第三章孔子传说与历代文献的联系及其文化观念分析概述第一节孔子传说与古代思想家著作及其文化观念分析第二节孔子传说与古代史学典籍及其文化观念分析第三节孔子传说与古代孔氏家族性文献及文化观念分析第四节孔子传说与古代笔记小说及文化观念分析第五节孔子传说与当代民间文学出版物及文化观念分析第四章孔子传说对民间口头文学形式的运用及文化观念分析第一节孔子传说对民间口头文学形式的运用第二节孔子传说在口头叙事中的文化观念分析第五章孔子传说的生命力和传播走向第一节孔子传说的生命力第二节孔子传说的传播走向结论附录附录一孔子传说情节梗概一览表附录二孔子弟子传说情节梗概一览表附录三现代口头资料中孔子传说主题类型一览表附录四当代口头资料中的孔子传说地区来源一览表附录五山东省曲阜市孔子传说田野调查小记附录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TOP书摘书摘第一章 孔子传说在历史文献中的记录与保存 概述孔子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文化伟人,他的事迹历来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被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记录和保存,其中有一部分属于传说。保存孔子传说的历史文献有两类:一是上层社会文人学士的著作,经、史、子各类文献典籍中都保存了大量的孔子传说;二是出自中层文人之手的笔记杂纂。此外,孔子传说还被以图画艺术的方式保存。鲁西南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中,就有对《孔子问礼老聃》等传说场景的传神描绘①。明代嘉靖年间,有人将孔子传说绘成“圣迹图”36幅。明万历年间,则有人将“圣迹图”刻绘石上,并将其扩充至120幅,其中与孔子出生传说有关的就有“尼山致祷”、“麒麟玉书”、“二龙五老”、“均天降旨”等数幅。清代则出现了多种孔子“圣迹图”的木刻画像②。孔子“圣迹图”有明代的、清代的、也有民国时期的,共有十几种之多,现山东省曲阜市文管会已将其编成《孔子像衍圣公画像》出版③。这些画像皆配有文字说明,如明万历年间“圣迹图”中的“麒麟玉书”画像的文字说明云:“孔子未生,有麒麟吐玉书于鄹大夫家,其文曰:‘水精子,继衰周,而为素王。’颜母异之,以绡纹系麟角,信宿而去。”可见该图是根据孔子出生前,有麟出现于孔家,吐出玉书的传说绘刻的;“二龙五老”画像的文字说明云:“鲁襄公二十二年十一月庚子,孔子诞生之辰,有二龙绕于室,五老降庭。”该图则是根据孔子出生时,有两条龙盘绕在孔家房上,五位仙人保护颜徵在的传说绘刻的,这些传说在古代文献中有载,在现代口头资料中也有记录。有些孔子传说被以碑文铭刻的方式保存。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立碑记事的传统,汉代以来,有不少记录孔子传说的碑文。如山东曲阜周公庙中,有一石碑就记载了一则《孔子观周》的传说。传说云:“孔子观周,见太庙古阶前有金人,三缄其口。因铭其背曰:‘古慎言人也。戒之哉!毋多言,多言多败;毋多事,多事多患。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这则传说讲,孔子到东周太庙,见台阶旁的金人紧闭其口,从中受到启发,在金人背上留言,诫人不要多言,不要多事。或许是因为该传说具有道德训诫的意义,前人将它铭刻于碑上。历代碑文中不乏对孔子传说的记载,《汉碑集释》④、《金石萃编》等书中都集录了多种与孔子传说有关的碑文⑤。孔子传说还为戏剧艺术所保存。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有以夫子为戏的传统。《旧唐书》卷“十七”下载:“己丑,寒食节,上宴群臣于麟德殿。是日,杂戏人弄孔子,帝曰:‘孔子,古今之师,安得侮渎。’亟命驱出。”⑥在皇帝宴请群臣的宴会上,杂戏艺人扮演孔子作戏助兴,皇帝以为这是亵渎圣贤,将艺人赶出宫门。此后,有多代帝王明令禁止以孔子为戏。尽管统治者对以夫子为戏者严加查办,但这种现象却并未被根本杜绝。清姚燮《今乐考证·着录五》载,明代院本有孔子戏一种,剧名《显圣公》,又称《孔子周游列国大成麒麟记》,演绎孔子周游列国的传说⑦。据说直到清光绪年间,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仍有孔子戏《陈蔡绝粮》上演,演唱时,孔子、子路都是花脸登场⑧。民间说唱艺术中也保存着孔子传说,在唐代,《孔子师项托》的传说曾以变文的形式流传⑨;山东省微山县沈恒志老人自幼酷爱民间说唱艺术,晚年将他早年听来的民间说唱段子整理成《民间佚失故事集》,其中收录《陈、蔡国借粮》、《能舍金冠一顶,不给牲牛种峙气》、《孔子叹幽兰》等孔子传说三则。当然,孔子传说更多地还是保存于书面文献及民众日常的口头讲述活动中。本章重点介绍与研究历代文献中保存的孔子传说,至于现代口头资料中记录的孔子传说将在本书第二章中提到。本书在鉴定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孔子传说时,主要从以下方面人手。一是考察其口头文学的类型化叙事特征;二是考察其三段式等口头文学常用的表现方式;三是考察其所具有的其他民俗化特征,如是否具有反映民俗观念及与地方风物相联系的内容等,这些是民间传说中的常见内容。传说常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特定的时间、地点相联系。传说的主人公大都有名有姓,不少还是历史上的有名人物,加上它和历史事件及实有事物相联系,所以包含了某种历史的因素,具有历史性的特点,具有被人相信的形态。特别是在它刚产生的时候,人们往往把它作为真事讲述、传播。固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传播情况会发生变化,然而,由于其讲述方式同陈述历史相似,仍然显得像是真的。这种真实可信的感觉,形成了民间传说特有的艺术魅力,孔子传说亦如此。“儒学和道、释之学”主题传说,主要讲述了发生在孔子与释迦牟尼、老子、张天师等宗教领袖之间的故事。该主题下还收入了反映道教、佛教及儒家思想观念的传说,如《孔子成仙》传说,反映了道家的神仙观念,《善恶有报》传说则反映了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等等。(二十三)三教争地1.儒、道、释三家首领都看中了曲阜尼山这块宝地。2.大家商议,每人往山洞里丢一样东西,第二天看谁的在下边,尼山就归谁。3.晚上,孔子待别人睡了觉,假装腹泻,跑到山上将自己的砚台放在最下边。4.尼山归了孔子,大家都知道孔子作了弊,也无可奈何⑩。异式Ⅰ:5某教领袖一气之下,捅漏了尼山下的小沂河,小沂河成了漏沙河。(二十四)孔子与张天师斗法1.张天师对孔子夸口,说自己有双登云靴,上南天门也不过一个时辰就回来。2.孔子不服气,说我能让你回不来。3.两人赌胜,张天师去了南天门,孔子把自己的砚台立了起来。4.张天师没有按时回来,告诉孔子回来时被大山所阻。5.孔子说,那山是自己的砚台,若不收起,张天师至今也回不来。6.张天师甘拜下风。(二十五)孔子放走蚂蚱精1.孔子去张天师府上做客,有人哀求他放自己出去吃顿饱饭。2.孔子放走了他。3.张天师说孔子放走的是蚂蚱精,天下要发生蝗灾。4.张天师从天上请来鸡神,要把蝗虫斩草除根。5.孔子不忍,泄露了天机。6.蝗虫没被除净,鸡神也只能留在地上。⑩(二十六)孔子与佛祖赌胜1.孔子遇释迦牟尼,两人互不服气。2.两人赌输蠃,蠃者在输者头上弹一指。3.释迦牟尼输,孔子在他头上猛弹了一指。4.孔子输,趁释迦牟尼闭目运气偷偷溜走。5.释迦牟尼感叹人间多虚伪欺诈。(二十七)孔子与鬼1.孔子不信鬼。2.他的母亲或学生非要看看鬼的样子。3.孔子找了一个像鬼的人,让大家来看。4.大家看完后,那人突然不见。5.孔子对鬼的有无,半信半疑了⑦。异式工:2.孔子在庙里办学,妨碍了鬼的活动。3.鬼们向阎王告状,阎王要吓跑孔子。 4.孔子在阎王伸出的舌头上写了个“山”字,阎王的舌头就无法缩回了。5.阎王向孔子求饶,孔子把“山”字改成“出”,阎王的舌头缩了回去。6.从此,人们在庙里办学,鬼就不敢来捣乱了。⑩……TOP 其它信息 装帧:平装页数:427 版次:1版开本:32正文语种: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