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教材与法律考试贪污罪新论

贪污罪新论

贪污罪新论

定 价:¥28.00

作 者: 董邦俊著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丛编项: 刑法学前沿
标 签: 刑法理论及其它

ISBN: 9787801078629 出版时间: 2004-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221 字数:  

内容简介

  贪污罪作为一种腐败犯罪,不仅侵犯公职人员的职务廉洁性,而且危及社会与政治稳定,为了巩固政权、维护统治,历代统治者无不十分重视对贪污犯罪的惩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国家工作人员及相关从事公务的人员必须始终廉洁奉公,所以,我国一再强调对贪污罪的打击。但是,目前贪污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这不得不引起刑法学界对贪污罪的理论与实践、立法与司法问题的深深思索。近些年来,在我国,有关贪污罪的研究可谓成果丰硕,但仍有诸多问题尚无定论,司法实践中发生的种种疑难案件也对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这是董邦俊研究贪污罪问题的一个契机,也是他撰写本书的原因所在。董邦俊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他对刑法学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极大的研究热情,近年来他致力于探索贪污罪的有关问题,在撰写本书之前他已经发表多篇相关论文,这为本书的撰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得本书的不少观点建立在较长时间思考的基础之上。在我看采,《贪污罪研究》一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本书对贪污罪的概念、对象、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共同犯罪、数额、量刑、过程形态、一罪与数罪以及贪污罪与相关犯罪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对贪污罪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第二,观点鲜明、新颖。作者就目前刑法学界有关贪污罪的争议问题发表了个人的明确观点,有一些看法颇具新意,体现了作者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关于贪污罪的概念、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贪污罪的主体、贪污罪的数额与量刑、贪污罪的法定刑设置,以及贪污罪在整个刑法分则体系中定位等方面的论述,即是如此。第三,视野开阔,学科融会性强。作者没有局限在刑事法领域研究贪污问题,而是在广泛涉猎相关学科论著的基础上,运用行政法学、民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解决贪污罪的相关问题,如有关占有的理解、知识产品的界定等问题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第四,资料丰富、翔实。本书引用了古今中外诸多学科的大量论著,并反映了司法实践中所发生的不少情况,使得本书的理论资料和案例材料都颇为丰实。第五,以服务实践为目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者所探讨的很多问题是司法实践提出来的,作者在解决问题时也注重与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注重理论本身的协调性的同时,关注理论作用于实践的可行性。

作者简介

  董邦俊,男,1973年6月生,湖南土堰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刑法学硕士,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讲师。法学教研室副主任,湖北法制报社荆楚法案栏目特邀点评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在《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撰写《新中国职务犯罪预防理论与实践》等三部著作,参与翻译《美国刑事诉讼法》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源环境的刑法保护”参与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辩诉交易制度研究”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贪污罪概述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反贪污犯罪的立法与司法
第二节 外国反贪污犯罪的立法与司法
第三节 港、澳、台地区贪污罪的立法
第四节 新中国反贪污犯罪立法沿革
第二章 贪污罪的概念
第三章 贪污罪的客体
第四章 贪污罪的犯罪对象
第一节 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概说
第二节 公共财物
第三节 以公共财物论的私人财物
第四节 保险金
第五节 单位财物(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
第六节 礼物
第五章 贪污罪的客观方面
第一节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第二节 对“利用职务上便利”属性的思考
第三节 “利用职务上便利”的内容
第四节 贪污罪的行为手段研究
第五节 贪污行为方式
第六章 贪污罪的主体
第一节 贪污罪主体的立法演变
第二节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第三节 准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第四节 特殊贪污罪的主体
第五节 贪污罪主体的本质属性
第七章 贪污罪的主观方面
第一节 贪污罪的罪过形态
第二节 贪污罪的犯罪目的
第三节 贪污罪的犯罪动机
第八章 贪污罪的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关于贪污共犯的刑事立法
第二节 对共同贪污犯罪的一般理解
第三节 具有不同特殊身份者的共同贪污犯罪问题
第四节 不同身份者(混合主体)的共同贪污犯罪问题
第九章 贪污罪的数额
第十章 贪污罪的量刑
第十一章 贪污罪的犯罪过程形态
第十二章 贪污罪的一罪与数罪形态
第十三章 贪污罪与相关犯罪之关系
余论 贪污罪的完善方法与立法完善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