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剧院魅影》《猫》《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当代流行音乐剧详加品评,为音乐剧大师韦伯、莎拉·布莱曼等灿烂群星及演艺中心伦敦西区、百老汇分别作传。书中讲述的还有十部推荐音乐剧DVD/CD、十首特色音乐剧单曲、十大音乐剧网站等,增强了本书的资料收藏价值片断:《剧院魅影》的三大“魅力法宝”倘若以剧情的新奇完整抑或主题思想的深邃隽永为标准仔细推敲,《剧院魅影》一定不人很多戏剧评论家的法眼,然而,就是这么一段毫无新意的情节,却被韦伯和他充满创造力的伙伴们打造成了迄今最成功的音乐剧,剧院幽灵也摇身一变,从以往旁人避之不及的怪物变成浪漫悲剧的男主角,博得了成千上万观众的同情与喜爱。偶像总有成为偶像的道理。《剧院魅影》之所以长演不衰,绝非靠着一时的炒作,而是由于它有几件百试百灵的“魅力法宝”。首先,它拥有浪漫的爱情故事。无论世界怎样变迁,爱情都是个永恒的话题,幽灵、克里斯汀与拉乌尔之间的爱情“三角关系”尤其为作者制造戏剧冲突提供了现成而绝佳的材料。一旦褪去剧院幽灵身上的恐怖色彩,人们就会发现,这原来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渴望爱与被爱的凡人。他天才的头脑、狂傲的气质、冷酷的手段令人战栗,同时,他的不幸遭遇和孤独而脆弱的心灵又唤起人们强烈的同情。或许正是潜意识中存在着对强者的敬服和对弱者的怜悯,很多观众对幽灵这个复杂的人物十分着迷,甚至为他掬一捧同情的泪。这种审美趣味与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无关—换句话说,很少有人真正认为幽灵的残忍行为应当受到鼓励,然而他的所作所为放到剧中,就成了哥特式浪漫故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阴郁而暴决的幽灵相比,女主人公克里斯汀清新柔弱,楚楚动人,以被保护者的姿态出现。对无依无靠的她来说,幽灵担当了父亲和“音乐天使”的角色,但幽灵的真实面目和强烈的占有欲望打碎了少女心中的幻想。经过一次次的挣扎,她变得越来越坚强,最终得以摆脱幽灵的精神控制,同时也赢得了自己的幸福。不要责怪克里斯汀的选择,她是个俗世中的小女子,幽灵的爱固然轰轰烈烈,可拉乌尔平凡却踏实的爱情才能...本书前言2004年,有两个“魅影”出现在中国的观众和读者面前。一个“魅影”就是闻名世界的浪漫悲情音乐剧《剧院魅影》,它在中国上海大剧院献演近100场,全面掀起“魅影风暴”。另一个魅影就是以原创性、大众性为主要特色的都市文化读物《音乐剧魅影》,它一方面是观看《剧院魅影》的必备参考书,另一方面也是全方位展示音乐剧迷人魅力的万花筒。本书的作者们都是当代中国资深的“爱音客”,读者们通过本书不但能够做一次轻松的音乐剧之旅,而且还可以管窥爱音客们的心路历程,感受这个群体的别样风采。“爱音客”这个名词始于2003年创立的中文音乐剧文化传播网站www.chinamusical.net,它所对应的英文单词Aiicer在任何字典里都找不到解释,但作为中国音乐剧迷的代名词,已逐步通过网络被广泛认同。“音乐剧”是彻头彻尾的舶来品,即使今后出现“音乐剧发源于中国”的学术发现,也似乎无法改变这个基本的现实。西方音乐剧正如中国的黄梅戏、昆曲,是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化艺术,它既不像歌剧那样曲高和寡,又不像话剧那样缺少赏心悦目的歌舞元素,因此拥有庞大的观众群。当然,由于存在着语言和文化的先天障碍,中国观众要想领略和欣赏西方音乐剧的艺术魅力,往往需要事先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当然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音乐剧的大众化本质——即便是边看剧边要扫视舞台两边的中文字幕,每一次音乐剧的演出,都会伴随着中国爱音客群体的又一次壮大。音乐剧出版物是了解音乐剧背景知识的重要工具。从上世纪末开始,一些国内音乐剧界的专家、文化传播者已经在音乐剧文化出版领域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但近年来音乐剧文化传播的现状却并不容乐观。随便浏览一下已出版的几本音乐剧专著和传媒上的音乐剧文化报道,便可发现它们或是照搬港台报章或网站上的全文,或是直接编译海外音乐剧著作,很少有深入浅出、观点独立的音乐剧介绍和评论。这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尽管在客观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和经济效益,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它们不仅难以获得读者的认同和感动,对萌芽中的中国音乐剧传播文化也会造成误导。平心而论,做好原创的音乐剧评论或介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作者具备较好的音乐专业素养,对中西方文化也要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除此之外,对音乐剧的喜爱甚至疯狂的热爱更必不可少。只有同时具备这几项条件,一本雅俗共赏的音乐剧文化传播著作才有水到渠成的可能。于是,中国音乐剧爱音客网站和英国文化协会“志奋领中国学子”网站(www.chevening.cn)决定利用各自的优势,以专业的背景和通俗的文字共同打造一本全新概念的音乐剧文化著作——《音乐剧魅影》。该书面向的是那些对音乐剧感兴趣甚至原先并不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希望在与他们分享音乐名剧方方面面的同时,放松其忙碌疲累的身心,增加观赏音乐剧的趣味和知识。《音乐剧魅影》作者们均毕业于国际知名院校,涉猎广泛,中英文俱佳,对音乐剧不但具有发自内心的执著与热忱,更能够通过直接聆听原剧,配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剧目做好解读。书中的主要文章或源自作者在世界各地现场观摩剧目的切身感受,或记述他们数年如一日的赏听心声,即便是资料性的文字,也遵循着约定俗成的学术礼仪规范,与市面上“急就章”式的出版物或者根据一次甚至二次文献编译而成的“音乐剧专著”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全书各章节风格各异,却有一种对音乐剧的真情实感一以贯之,相信这种真情实感能够激发读者对音乐剧的兴趣,也能够培育和巩固音乐剧观众群,从而为原创音乐剧评论和推介领域树立一个可以借鉴的范例。本书由世界的四大音乐名剧《剧院魅影》、《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入手,以浓墨重彩为读者呈现精华,诠释经典,随后引出几位当代音乐剧词曲作者、演员、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介绍,最终以推荐榜的形式点评十部音乐剧DVD、十张音乐剧CD、十首音乐剧单曲,以及十个音乐剧网站。本书有相当的篇幅涉及了法语类音乐剧,为中文出版物中系统介绍法语音乐剧之滥觞。当然,本书并不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音乐剧学术参考书,限于篇幅,并没有收录《屋顶上的提琴手》、《音乐之声》、《窈窕淑女》等佳作的评介。我们愿抛砖引玉,期待另一部原创著作的出现。英国文化协会“志奋领学者”(CheveningScholars)黄岩先生、慕世红女士、周颖女士、董鹤莉女士参与了本书的策划和顾问工作。《悲惨世界》、《猫》、《剧院魅影》剧本的中文翻译者、音乐剧专家费元洪先生给了我们专业的咨询和建议,本书也引用了他的部分学术观点。孙斐斐小姐则为本书提供了摄影图片。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