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小说中国当代小说空山:机村传说一

空山:机村传说一

空山:机村传说一

定 价:¥25.00

作 者: 阿来著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长篇小说

ISBN: 9787020051793 出版时间: 2005-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302 字数:  

内容简介

  十年磨一剑。《尘埃落定》写作于1994年,1998年出版,发行近百万,其间阿来由阿坝州一家杂志转辗到四川成都《科幻世界》由编辑到总编辑社长,这本杂志在阿来手里由一本杂志变为五六种,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数百万读者期待读到阿来新作。阿来新作《空山》与《尘埃落定》可谓艺术思想上的双峰。那个疯狂迷乱的时代来临前,单纯明亮的孩子格拉孤独地死去,这只是森林中一个普通的藏族村庄毁灭的开始。几年后一场森林大火燃起,像野兽般狂怒……火,不过是激情澎湃而又虚脱时代的外现。毁灭中包含着宏大的美感,火焰里升腾起整部作品。其结构艺术格局是阿来在艺术上新的探索,它呈现出与《尘埃落定》完全不同的风貌。《尘埃落定》是历史的挽歌式的抒写,新作是现实的,续写“新生”,《尘埃落定》的土司制度被推翻后,在新制度下,又是怎样的景观。如果说《尘埃落定》是封闭的结构,完整的故事,新作则由于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重大主题,而采用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背景,不同的人和事构成一幅立体式的当代藏区乡村图景。即所谓“花瓣”式的结构方式。重大而庄严的主题,厚重而深刻的内容,随心而掌控的结构,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为防止《空山》盗版,本书在装帧设计上花费了很多心血,设计者一直先生。曾以设计《藏地牛皮书》而闻名,《空山》设计十分独特,精美,颜色沉稳厚重,须经几道墨色印刷才能出此效果,并特别在封面增加了折叠粘贴工艺,凡此种种体现了出版者的一番苦心。

作者简介

  阿来,男,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现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等。参与/查看书评主题:中国文化报/阿来:写一部民间的乡村史销售商:bookschina0072005-5-2010:35:41《尘埃落定》10年后,阿来长篇新作《空山——机村传说壹》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小说讲述了那个疯狂迷乱的时代来临前,单纯明亮的孩子格拉孤独地死去,这只是森林中一个普通的藏族村庄毁灭的开始。几年后一场森林大火燃起,像野兽般狂怒……火,不过是激情澎湃而又虚脱时代的外现。毁灭中包含着宏大的美感,火焰里升腾起整部作品。《空山》是阿来在艺术上新的探索,它呈现出与《尘埃落定》完全不同的风貌。如果说《尘埃落定》是封闭的结构,完整的故事,新作则由于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重大主题,而采用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背景,不同的人和事构成一幅立体式的当代藏区乡村图景,即所谓“花瓣”式的结构方式。有评论称其是“一部充满阳刚之美的现实力作”。问:您在《尘埃落定》出版后,什么时候有了冲动去写这样一部作品,是不是说最近几年都在酝酿这部作品?答:没有。两三年前,我开始接触这个题材。我跟很多作家不一样。我写作的时候,不是冥思苦想,不是收集故事,写作对我来讲不是困难的事,我不缺乏把握语言的能力,也不缺少故事的素材,甚至我也不太缺少思想。对我来说,要命的是我投入到一个比较大的作品当中去的时候,情感的耗费很大。我认为小说的深刻是情感的深刻。当我自己的情感空空荡荡的时候,还讲故事给别人,连我自己都不感动更不可能感动别人。我也尝试过每天写1000字,写得干巴巴的,简直是在折磨自己。唯一可以鼓舞的就是可以挣稿费,这就没有意思了。我绝不把写作看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美好的、崇高的事情,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可以让我去尝试。这期间我也忙了一些别的事情。问:小说为什么采用“花瓣”式的结构方式?答:我觉得要写这样一部题材,首先应该考虑结构。过去的乡村题材小说,像《暴风骤雨》、《创业史》、《艳阳天》等等,我发现有一个问题——写历史的方式其实沿用了西方所谓家族小说的模式,主要是一个线索一以贯之,一个大事件一以贯之。后来我从自己的乡村生活经验来看,觉得这里有比较虚假的东西。乡村的命运不是由自己主宰的,乡村的很多事件不是连续的,不是因为这件事情之后必然导致另外一件事情。不像城市里大家会聚到一个中心,乡村是分散的。乡村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故事宏大到可以代表整个乡村的面貌。乡村是多中心甚至是无中心的,这是真实的乡村生活。因此,我认为,如果要写好当代的乡村史,一定是多中心的、多线索的。为了讲好乡村的故事,需要给它找一个恰当的表达方式。就像盖一个房子,我肯定考虑里头装什么,它的功能是什么,然后选择外在的建筑样式。关于小说的结构,我希望在几个花瓣之间,保持大致的均衡。问:在这部小说创作过程中,您当时接受采访时说要写一部民间的乡村史。答:对。历史需要个人去解读。我对民间历史的理解是,首先我就在民间,我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现实,尽量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在读者的印象里,《尘埃落定》是世外桃源式的,非常唯美、传奇,《空山》在创作的时候是否就有意识地强化现实感?答:所谓的现实一直在困扰着中国作家。有没有现实感,不是我写小说首先要追求的东西,而是看所表达的对象包不包含这些东西。《尘埃落定》那样的表达对象、故事本身,其实决定了作家准备在里边开掘什么,它的含义是很多的,是多向的。相比较而言,《空山》现实感要强。中国目前乡村存在的问题,藏区也不例外。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当传统的乡村文化瓦解以后,乡村自身无法再成长起新的文化,因为现在的乡村已经没有自主演进的能力。现在大家讨论“三农”,而中国农业的出路、中国农民的出路不是其自身可以把握的,而是被工业、被政治、被城市所决定的。我一直强调,不希望大家把《尘埃落定》仅仅看成关于西藏的作品,其实人类在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情感状态当中,文化的差异、生活的差异是较小的。在我的文学观念里,文学不是寻找差异性的,而是在差异当中寻找全人类的共通性。问:《空山》第二部大概的故事脉络是什么?答:《空山》第一部,严格来讲有点像心理分析;第二部的写法会有变化,就像第一乐章、第二乐章肯定不一样。第二部写一个事件,是一次森林火灾,森林大火跟故事结合在一起,推动人的命运发生变化。第二部与第一部相比,一动一静,可以形成很好的对接。希望在今年年底完成第二部,明年年底完成第三部。作者:宗和版块:第6版主题:人民网/阿来:《空山》不是我的新娘销售商:bookschina0072005-5-2010:26:05“我一旦投入到作品中去,情感的消耗很大———中国的评论总把小说的深度定义为思想深度,我认为小说的深度是情感的深度。当我的情感空荡荡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干涸的湖底。”没有人知道阿来酝酿一部小说所调动的脑力、情感、时间、经验的能量总和,阿来自己也不知道。在他心里,写《尘埃落定》像谈一场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恋爱。“相比之下,我对《空山》没有投入那么多的感情”。阿来写《尘埃落定》是10多年以前的1994年。那时候,他30多岁,写过很多诗,曾经在岷江边上的夜空下豪情万丈。《尘埃落定》1998年满蕴着诗情横空出世,发行量近100万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当这一切尘埃落定以后,“让我第二天立即对另外一个故事投入感情,我做不到”。《空山》是《尘埃落定》之后的又一场恋爱。“大概到了2001年、2002年,我慢慢开始有写作的愿望了———也许心里养了那么一点点气,有了那么一点点情感。”《空山》被称为是“一部中国的村庄秘史”。书中透露出阿来对藏族村庄文化、宗教的独特体验。同时,他将那些被人漠视的、麻木的伤痛揭示出来,也由此形成了小说的宏大格局、庄严主题、厚重内容和繁复结构。有评论称:“它构成一幅立体式的当代藏区乡村图景。”在人们的印象里,《尘埃落定》是世外桃源式的唯美传奇。阿来希望他的作品最大限度地接近现实。“现在,非常困扰中国作家的命题就是‘现实’问题。如果让我写小说,我肯定要现实。《尘埃落定》也是具有现实感的,关键是怎么看待‘现实’,在里边开掘什么。”《空山》的现实意义在于呈现了中国当下乡村的某种破碎的东西。阿来举一个例子:四川有个笑话,两个割麦子的农民讨论理想中的好日子———就是睡觉的时候,床这头放一碗红糖,床那头放一碗白糖。醒过来,高兴就吃一口红糖,喜欢又去吃一口白糖。这就是农民想像中的幸福。而他们讨论如果当了大官该怎样时,一个就说,割麦子时,我在陇这头放一碗回锅肉,那头放一碗红烧肉。割到这头吃一口,割到那头再吃一口……“花瓣式结构”是《空山》的结构方式。即,诸多故事独立成章,又互相牵连。目前它只是花瓣之一,此后,阿来将推出花瓣若干,拼合起来会产生花束效果。“现在算是第一部,大概有20多万字。我计划写六七十万字。估计今年年底完成第二部,明年年底完成第三部。我想完成整个故事大约需要五六年时间”。主题:人民网/阿来:《空山》不是我的新娘(2)销售商:bookschina0072005-5-2010:25:12在阿来看来,乡村生活更多是零碎的拼图。“中国的传统乡村小说,如《暴风骤雨》、《创业史》、《艳阳天》,通常只有一个线索一以贯之。以我个人的乡村生活经验来看,我认为这并不恰当。第一,当下乡村的命运被城市所影响和左右,所以很多事件并不是连贯的。第二,乡村里全是小人物,如在小说中体现,并非一定要有一个中心。如果要写好当代乡村史,一定是多中心的,多线索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事件当中扮演各自的中心。”据悉,《空山》包括两个故事。其一是《随风飘散》,以一个小男孩为主人公。其二是《天火》。《随风飘散》描述的是道德和怜悯心的消失。《天火》写的是强大外力对人的异化。《随风飘散》与《天火》,一动一静。“最好的人类学、历史学著作,告诉人们一个旧的东西瓦解之后,会成长起来一个新的东西。但现在中国乡村面临的问题就是:乡村文化瓦解以后,自身不能再成长出新的文化。因为当下的乡村已经没有自主演进的能力。”“少数民族乡村更面临着双重的命题———既有着本民族文化的瓦解,也有村镇文化被瓦解的悲哀。”阿来说,“比起人类所有的共同性来讲,文化的差异、生活的差异是小的,人类在生存命题面前的共同性大于差异性。”文坛有一句话:“想得奖的作家是可耻的”。阿来认为自己不缺乏把握语言的能力,也不缺少故事的素材,“甚至也不太缺少思想”。他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中国作家的终极目标。创作的时候总考虑得奖,就等于不断用别人的标准来干扰自己。“我哪有心思去揣摩另外一些人的文学标准?”“对我来说最要命是,我一旦投入到作品中去,情感的消耗很大———中国的评论总把小说的深度定义为思想深度,我认为小说的深度不是思想的深度,你有哲学家深刻吗?你有历史学家深刻吗?我认为小说的深度是情感的深度。当我的情感空荡荡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干涸的湖底。”主题:《空山》作者阿来作客新浪网聊天实录(3)销售商:bookschina0072005-5-2010:18:02主持人小马:其实我想以前您在接受媒体和记者的采访时,肯定不只一次回答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尘埃落定》它的高度对你带来了压力,自己谨慎了?阿来:没有这个问题。我觉得在中国当下的文学界有这样的交流,一个词叫“超越”,其实根本上我对这个词很怀疑。我们把文学看成一个任何艺术,任何探索性的劳动,把愉悦自己的那个部分去掉了,不断挑战自己的,不断超过一个什么设定目标的。这跟人类艺术诞生的那天起,从艺术产生的最初动机是不一样的。为了超越而超越,为了创新而创新,就给作家一个心理负担,很强的焦虑,我觉得人不应该这样的。第二个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取得大家的承认,就是经过了之前的十几年写作的准备和训练,当他已经到达这个阶段了,在到达一个阶段之后,题材就是那样题材,技法就是那些技法,思想就是那些思想。没有了表达的欲望,对我来讲就成了不愉快的事情了,而我希望写作是愉快的事情。再一个因为我也研究国外的作家,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发现我们当代的中国作家跟国外的作家相比,国外作家的持续能力很强,现在我们经济上有一个叫做可持续发展,然而他们的持续能力很强,我就发现国内有这种焦虑感。第四个我了解在国外的批评界也不是那么苛求,现在我们的批评界不太愿意做文本的分析,就看这个小说跟前一本小说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而且得到了承认这就叫成功,我觉得这个看法本身可能就有问题,我对这个思维方式保有疑问和警惕,我自己不想落到这个陷井里去。参与书评查看书评(共6条)

图书目录

卷一 随风飘散
卷二 天火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