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绪论
0. l 计算机学科的发展
0. 2 教学计划的制订
0. 3 教学计划的实施
0. 4 理论与实践
0. 5 系列课程与能力培养
0. 6 理性化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0. 7 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
0. 8 本教程的结构
0. 9 说明
第1章 历史和现状
1. 1 IEEE-CS与ACM倡导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
1. 2 中国计算机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的研究
1. 3 知识体系的演变
第2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义
2. 1. l 计算学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关系
2. 1.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根本问题
2. 1. 3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2.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方法论
2. 2. 1 学科的3个形态
2. 2. 2 重复出现的12个基本概念
2. 2. 3 典型的学科方法
2. 3 相关学科及影响学科教育的因素
2. 3. l 计算学科
2. 3. 2 技术的变化
2. 3. 3 文化的变化
2. 3. 4 教育观念的变化
2.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育
第3章 毕业生的特征
3. l 基本要求
3. 1. l 数学要求
3. 1. 2 科学方法
3. 1. 3 熟悉应用
3. 1. 4 沟通技能
3. 1. 5 团队工作能力
3. 1. 6 其他
3. 2 一般特征
3. 3 能力与技能
3. 3. l 认知能力和技能
3. 3. 2 实践能力和技能
3. 3. 3 其他技能
3. 4 应对发展
3. 5 检验标准
3. 5. l 基本标准
3. 5. 2 典型标准
3. 5. 3 优秀学生
第4章 素质与能力培养
4. 1 能力的培养与理性化教育
4. 1. l 知识. 能力和素质
4. 1. 2 创新意识是不断创新的动力
4. 1. 3 理性是创新的基础
4. 1. 4 理性需要扎实的基础
4. 2 系列课程与学科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
4. 3 推行研究型教学
4. 4 激发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第5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体系概述
5. l 知识体系的结构
5. 1. l 核心知识单元与选修知识单元
5. 1. 2 一个知识单元所需的时间
5. 1. 3 课程的学时数
5.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体系一览
第6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体系
6. 1 离散结构(DS)
6. 2 程序设计基础(PF)
6. 3 算法与复杂性(AL)
6. 4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AR)
6. 5 操作系统(OS)
6. 6 网络及其计算(NC)
6. 7 程序设计语言(PL)
6 8 人机交互(HC)
6. 9 图形学和可视化计算(GV)
6. 10 智能系统(IS)
6. 11 信息管理(IM)
6. 12 社会和职业问题(SP)
6. 13 软件工程(SE)
6. 14 数值计算科学(CN)
第7章 课程体系
7. 1 课程体系结构
7. 2 课程分级与实施策略
7. 2. 1 基础课程
7. 2. 2 主干课程
7. 2. 3 特色课程
第8章 核心课程介绍
8. 1 核心课程选择原则
8. 2 课程编号及课程描述格式
8. 3 核心课程描述
第9章 教学计划
9. 1 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
9. 1. 1 提高学生素质, 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9. 1. 2 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
9. 1. 3 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特点
9. 1. 4 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9. 1. 5 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9. 2 课程的组织
9. 2. l 重视知识的载体属性
9. 2. 2 知识载体的选择与组织
9. 2. 3 知识的载体作用的发挥
9. 3 教学计划的组织
第10章 专业实践
10. 1 专业实践的目的与重要性
10. 2 专业实践的内容和方法
10. 3 对专业实践的支持
10. 3. 1 用人单位
10. 3. 2 对国内和国际工作环境的整体认识
10. 3. 3 行政管理机构和教师
10. 4 专业实践与课程设置相结合
10. 5 通过课程实验加强专业实践能力
10. 5. 1 实验的重要性
10. 5. 2 实验的内容和水平
10. 5. 3 综合性课程设计
10. 5. 4 改进实验方式
10. 5. 5 结合科研促进实验教学
10. 6 对专业实践工作的评估
参考文献
附录 评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