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文学新书评:2004-2005

文学新书评:2004-2005

文学新书评:2004-2005

定 价:¥33.00

作 者: 白烨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理论

ISBN: 9787801906151 出版时间: 2005-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4cm 页数: 309 字数:  

内容简介

  “文学新书评”是各类文学图书评论文章的精选与汇编,拟定每年一本。社科文献出版社此前已有“史学新书评”等,拟再增加一种“文学新书评”。2003年底,该社编辑中心主任宋月华就诚邀我编选“文学新书评”。我一因年头岁尾忙得不可开交,不想给自己再“火上浇油”;二因对这份东西能编成什么样子、产生什么效果,也没有把握;因而犹豫不决,拖了下来。2004年底,宋月华又几次重提此事,我既感到盛情难却,也觉得辛苦一场编出一本“文学新书评”来,也算是“抢”着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于是,从年底开始再搭上春节长假,终于把这件事情做成了现在这个眉目。事实上,当今文坛对于年度文学状况的反映,除过我主持的“年度文情报告”之外,就是名目不一、品种繁多的作品“年选”了。这些“年选”,除过编选者不同、作品稍有出入外,可以说互相之间的区别并不大。而有关文学作品图书、文学研究著作的评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而现在文学图书逐年增多,在文坛内外也影响甚大;有关文学图书的评论,事实上也介入了文学的生产与流通;把这些方面的情况汇总起来加以集中的反映,显然是必要和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和不可或缺的。文学与史学等明显不同的是,它不只是一门学科,它还有作家创作的实践,读者阅读的体验,它是一个运动着的“文学活动”。因此,这本“文学新书评”,就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文学活动”,以较大的篇幅关注文学作品,扫描文学阅读,并在以长篇小说图书为主的前提下,兼顾各类文学创作的成果。即使是“学著论评”,也尽可能地照顾到学科的方方面面。对于书评文章的择取,既看所评对象的重要程度,也看评文本身的精彩与否;意在通过这种双向择优的选取,既以点代面地反映一年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的累累硕果,也由此折射有关这两大类文学图书的评论的不菲收获。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以书评的方式说文学,或换个角度看文坛。我为长江文艺出版社编有《年度中国文坛纪事》、《年度中国文论选》,为社科文献出版社编有《年度文情报告》,加上这本《文学新书评(2004-2005)》,有关反映年度文坛和文学状况的图书有四种之多了。这几种书可以相互参照着看,因为把它们联系起来乃至总和起来,才是一个跃动不羁又相对完整的文坛。《文学新书评(2004-2005)》今年是首次编选、初次问世,无论是总体的思路、栏目的设置,还是文章的择选,都在用了心思的同时留有不少的遗憾,望读者和方家不吝指教,以使它更好地成长,不断地完善。《文学新书评(2004-2005)》在编选过程中,得到了一些杂志和报纸书评专栏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来自“新浪网·读书频道”、《书摘》杂志和开卷图书研究所的鼎力相助,在此谨表谢忱。

作者简介

暂缺《文学新书评:2004-2005》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换个角度看文学(写在前面)
长篇关注
我眼中的《受活》
向政治文明的维度提升——评《国家干部》
片言《爱你两周半》
《狼图腾》的细节飨宴
戏谑化的乡村权力——评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
小说家眼中的历史——徐小斌与《德龄公主》
又一种上海生活——评王安忆新作《逃之夭夭》
漫游人生的精神苦旅——读徐星的《剩下的都属于你》
分裂不可弥合——读《万物花开》
冷硬荒寒中的悲悯书写——评摩罗的长篇小说《六道悲伤》
灰暗现实中的罪与爱——读北村《愤怒》
《上塘书》的绝对理由
力作选介
《青狐》梗概
《青狐》别裁
《水乳大地》梗概
精神的伟力与魅力
《人面桃花》梗概
爱憎“花家舍” ——初读格非的《人面桃花》
《英格力士》梗概
戏谑中的庄严——评长篇小说《英格力士》 
新书热读
评《狼祸——雪漠小说精选》 
读陈染新作《离异的人》
难以直面的悲怆——《去日留痕》简评
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
在历史的细节里穿行——读李辉的《和老人聊天》
平静地拷问巨大的疯狂——读杜高先生《又见昨天》
谢泳《杂书过眼录》的启示
序跋之页
我判决自己诚实——《岁月与性情》序
如诗的欢乐与秘密——《2l世纪文学大系·2004年中国最佳短篇小说》
她的姿态,她的方式——张悦然《樱桃之远》序
爱情是不允许遗失的——序程毓霖诗集《女人如烟 烟如花》
《鲁迅书影录》后记
学著品评
读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
读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山水诗研究的新收获——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
朱易安著《唐诗学史论稿》读后
评蒋寅的《王渔洋事迹征略》与《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通史观念的延拓述史范式的创新——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
评《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
评秦弓的《荆棘上的生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
现代汉诗谱系的历史建构——评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
读张梦阳的《中国鲁迅学通史》
中国当代文艺现象研究的新成果——评陆贵山主编的《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历史的诗学对话——评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读《中国文学史学史》
评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
文化批评与“中国当代文学形象” ——评孟繁华新著《传媒与文化领导权》
批判的理性和理性的批判——毛崇杰《颠覆与重建:后批评语境中的价值体系》读后
一部好书,可做教材——评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
阅读随感
我的阅读主张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阅读的天空
一个人的阅读史
对我影响最大的书
我为什么不读畅销书
书里书外
晚年郭沫若
鲁迅答“托派”的信出自冯雪峰
关于《同学少年都不贱》
为余秋雨说句公道话
他山之石
《帝国》的谱系
被遗忘的现代性——评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厚道的克里玛——读《爱情对话》
关于耶利内克——《钢琴教师一耶利内克·引言》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