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近现代史艰难的外交:晚清中国驻美公使研究

艰难的外交:晚清中国驻美公使研究

艰难的外交:晚清中国驻美公使研究

定 价:¥36.00

作 者: 梁碧莹著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丛编项: “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研究丛书
标 签: 近代史

ISBN: 9787806961025 出版时间: 2004-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3cm 页数: 393 字数:  

内容简介

  “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学术研究丛书是广州中山大学“985”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重点是研究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政治是一个涵义广泛、内容复杂的概念。本课题将政治作广义的论述,研究视野拓展到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国际环境。对外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要政治人物和重大政治事件,将政治与社会结合起来,考察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影响、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和文明进步、政治与对外关系,尤其是对一些重要人物的政治态度和他们的治国理论、方针、手段造成的社会影响,做多角度、多层面的透视,试图用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就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做新的探索,用社会的稳定、进步、发展和文明的程度来衡量与评论政治思想、主张和政治人物施政的正误。这是一种新的尝试。近代中国政治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架构下形成的。以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一方,掌握中国的统治权;以广大的爱国、革命的人民大众和追求进步、追赶时代潮流的各种知识分子作为另一方。两方代表着中国的两种社会势力,反映近代中国的两种前途,他们的政治理念、思想,以及改革中国的主张制约着近代中国的发展路向。近代中国政治是考察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中心内容和基础背景。现代中国的政治权力掌握在广大人民的手里,国家的权力中心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央政府,国家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文化和教育,使中国社会迅速发展。以往中国近现代史在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显著突破,但是也有不足,比如控制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枢纽——政治变迁,对社会影响的研究较为薄弱,有更迫切研究的需要和更高的要求;研究重心有从社会各面向中心回归的发展趋势和从具体研究向整体把握提高的客观要求。既往的政治史研究,着重于讲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单向性地解释政治变迁给社会造成的动荡和不安,对经济、文化、教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近现代中国政治史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提高。本课题把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的互动作为基本切入点,在既有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富于创见和有时代特征的宏观阐释系统,以观察视野的拓展和研究层面的深入为主导,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和方法的创新,提升研究水平,开辟新的路径。中国近现代政治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方面,从整体上看,过去的研究兼具成果数量多而缺陷严重的双重特点,可以进一步开发的空间仍然较大。我什1中山大学在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人物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有良好的传统和优势,在孙中山与近现代中国政治等方面的研究走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前列,讲求学术规范,长期以来形成求实求真的精神和相互协作的学术风气,在多个方面颇具潜力。参与“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课题研究的有老一辈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博士后研究者,其余均是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是一个老中青结合的研究班子,各人就其兴趣和研究所得进行新探索;不少论著是他们的博士学位论文,曾获得答辩委员的。良好评价,经过反复修改才拿出来出版示人的作品。他们围绕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关系,从不同视野和不同角度进行的专题研究各有特色、各有优长,具有前瞻性和学术性。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学术丛书,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希望这些成果能对人们从新的角度理解政治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有所帮助与启迪。当然,我们更期望读者和学术界的批评和指正。中国近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中国的外交也从传统封建的“夷务”迈向近代外交,无论是从外交的理念、制度、机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在这样一个整体外交发展的大势之下,选择了近代中国晚清驻美公使为一视角,展示了近代中美外交艰难的发展。<

作者简介

  梁碧莹,广东省顺德市人,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现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国学会中美关系史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美外交、人物和文化关系史,著有《简明中美关系史》、《美国与近代中国文化交往》、《中国与美国——中美交往的历史考察》,主编《美国与近现代中国》,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图书目录

绪论 时代,外交和晚清外交官
第一章 清代外交机构
 一 传统的输外事机关
 二 总理衙门四十年的历程
 三 向正规化过渡的外务部
第二章 清廷驻外使馆制度的建立
 一 外力的敦促
 二 遣使大辩论
 三 驻外使馆的设置
 四 对外交事务的探索
第三章 晚清驻美公使的派遣
 一 多事的华工问题
 二 蒲安臣对中国遣使的促进
 三 驻美使领馆的设立
 四 晚清驻美公使群体
第四章 中国首任驻美公使——陈兰彬
 一 陈兰彬生平
 二 “出洋肄业局”监督
 三 首任驻美公使
 四 1880年中美续修条约
 五 保护华侨权益
第五章 不辱使命的公使——郑藻如
 一 办洋务的能员
 二 出任驻美公使
 三 石泉案交涉
 四 孙中山的《致郑藻如书》
第六章 “绝域使才”——张荫桓
 一 从地方官到京官
 二 第三任驻美公使
 三 “自禁华工”倡议与订约
 四 戊戌被捕死后昭雪
第七章 官微籍驻美公使——崔国因
 一 宦海浮沉话生平
 二 倡议设议院的第一人
 三 受命于排华升级时
 四 坚拒布莱尔使华
 五 华人入籍论
第八章 汉军红旗出身的公使——杨儒
 一 九年的外交生涯
 二 为人瞩目的驻美使团
 三 1894年《华工条约》
 四 改革华人社会的设想
第九章 以法律为武器的公使——伍廷芳
 一 救时补弊
 ……
第十章 留学生出身的驻美公使——梁诚
第十一章 晚清最后一位驻美公使——张荫棠
书目举要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