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剑术历史悠久,仅从出土的商代的青铜剑算起,到现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秦时期已有剑术舞练形式,《孔子·家语》载:“子路戎服见孔子,仗剑而舞。”这时剑术的理论也已形成,庄子在,《说剑篇》里论剑道:“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吴越春秋》里的越女的剑术理论是:“内实精神,外视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具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两汉时期剑术已得到普及,成为一种娱乐的形式,有“宴乐必舞”、“乐饮酒酣必自起舞”的习俗。唐代剑术遍及朝野,文人、武将、妇女、道家,擅长剑术的大有人在。诗人李白“少年学剑术”,他经常“三杯拔剑舞龙泉”,其它诗人如王昌龄、白居易、画家吴道子、书法家张旭等都喜欢剑术。宋代有“中夜闻鸡,剑光正烛牛斗”,“舞剑灯前”的尚剑遗风。明清时期剑术套路已形成派系,如少林剑、武当剑、昆仑剑、峨眉剑、太极剑、八卦剑等,都是各地广泛流行的剑术。新中国成立以来,剑术套路的发展“出于法而不泥于法”,继承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又有更新的发展和创造,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剑术从运动特点上分,有一招一式,端庄势整的工体剑;有流畅无阻,多多行走的行体剑;有柔绵不断的绵体剑;有奔放如醉的醉体剑等。从演练形式上分,剑术可分为单剑、双剑、短穗剑、长穗剑、单练套路、对练套路等,流行于各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已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手段。飞花长穗剑是长穗剑的一种,属于长穗单剑的单练套路。是作者于1985年9月,为了满足广大剑术爱好者之需要,根据传统剑术套路,结合多年教学之经验编创的,并开始在群众中广泛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对其不足之处,又进一步地进行补统修改,逐使之臻于完善。于1993年由作者完成修订,并正式定型,形成了这套飞花长穗剑。于2000年12月完成《飞花长穗剑》一书的文稿,形成了完整的系统资料。2005年6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全国各大书店均有出售。飞花长穗剑,具有剑势连贯,动静疾徐,刚柔相济,动作舒展,造型优美,布局合理,剑随穗走、气贯长虹,演练起来“上下翻飞,满片花草”,身剑合一、一招一势、以意领穗、轻灵柔和的独特风格。男女老幼皆宜,既可抒情健身、又具攻防能力,还可竞技交流,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飞花长穗剑练习时要求身剑协调,剑随穗走,势动身随,刚柔相济,虚实分明,内外相合,从容飘逸。剑在运动时,既要柔和又要将穗抡圆,虽偶有发力,也要刚中有柔,避免使用拙力,做到“似飞凤、穗如鞭”。使人的健、力、美和武德精神都能从中得以体现,显示出长穗剑的的艺术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极高的健身价值和观赏价值,颇受群众的喜爱。过去长穗剑多凭身授口传,缺乏这方面的资料,为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文化遗产,广泛普及长穗剑,提高长穗剑运动水平,作者根据多年系统研究成果和吸收各家之长,并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创编了这套《飞花长穗剑》。以繁荣祖国武术文化,造福于人类的身心健康,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做出贡献。《飞花长穗剑》从健身的角度系统介绍了飞花长穗剑的学练方法,对飞花长穗剑的风格特点、基本技法、基本要求、套路图解等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有助于广大读者深刻领悟飞花长穗剑的本质特点,从而真正把飞花长穗剑学会、练到家。全书体例简明,语言通俗易懂,既适合初学者自学自练,也可作为剑术培训班的教材,同时也是剑术爱好者、研究者的必备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