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余华回来了。十年,对于一个作家,这不仅仅只是个时间概念!更多的是一种压力、一种难言名状的含辛茹苦!阔别文坛多年后,在读者的千呼万唤声中,今天,余华终于携其最新力作长篇小说《兄弟》重返文坛,遥忆当年,身为先锋派的领军人物,余华一扫文坛寂寞,为读者带来一系列的精品小说,被广大读者尤为推崇的《活着》至今仍震撼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那种对苦难的惨酷描写直达灵魂深处,余华创造了小说史上的一个高峰。九十年代以来,长篇小说很少有出《活着》左右者,很多读者都是流着泪、痛苦压抑地看完《活着》。由张艺谋执导、葛优主演的同名电影在也国际电影界屡获大奖。在接受《新京报》专访中,余华坦言了这十年来的创作历程,作家特别强调了新作《兄弟》的故事叙述强度及其突出细节描写的手法,相比于前期作品,《兄弟》少了几许压抑,多了几丝温馨!余华自称这部作品写作风格有“狄更斯”小说的味道,残酷与温馨并存。继《许三观卖血记》发表10年之后,余华终于携其最新的长篇小说《兄弟》回来了。在后记中,余华坦言:起初我的构思是一部10万字左右的小说,可是叙述统治了我的写作,篇幅超过了40万字。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作者余华介绍,其实最初的想法只是通过一部10万字的长篇小说来恢复自己写小说的能力,结果仅上部就写了18万字,下部已经写了20多万字。对善于控制节奏的余华来说,这次的写作似乎有些“反常”。余华坦陈,“写《兄弟》我失控了。因为我们的现实和历史左右了我的写作”。《兄弟》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产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余华曾说过:“写作不是一种生活,而是一种发现,它通过一个什么事情,调动过去的生活积累,同时又给它一种新的生活容貌。”《兄弟》在叙述过去的生活时,虽然并没有绕开那些共识性的历史记忆,但是,它却从特定的历史苦难中发现了爱的宽广。余华还说,“事实上,我是写到下部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在写作一部什么样的小说。作家都愿意去写作久远的故事,因为在久远的时代里更容易找到文学中最引人入胜的传奇性。当我写到下部时,我突然发现今天的中国充满了传奇性,应该说是现实和传奇合二为一了。这是一个叙述者千载难逢的时代,只要写下了真实的现在,也就同时写下了持久的传奇。”在《兄弟》上部里所有有名有姓的人物,只要他们还健在,在下部里都会有更加充分的表演,而且令人哭笑不得。上部和下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是里面人物悲喜交集的命运将小说的上下两部呼应起来。“想想今天的中国,再回忆一下‘文革’时的中国,天壤之别的两个时代,却发生在同样的人身上,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两个极端,却由同一代人连结起来,我写作的激情来自于此。”《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通过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现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余华全新的叙述方式相信会让喜爱他的读者觉得十年的等待完全值得。《兄弟》下半部将在明年年初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